第129章
“夫妻对拜。”
究竟是“夫妻对拜”还是“夫夫对拜”,颜伯考虑了整整一夜,临了还是决定“夫妻对拜”,管他合理不合理呢,老祖宗的词儿不能改,总得让褚元祯娶上妻。
褚元祯听见这四个字格外高兴,转身面朝蔺宁,俩人郑重又激动地拜了一拜,低头时差点蹭到对方的头顶,即便如此,也没有退却半步。
起身时蔺宁大方地伸出手,褚元祯终于如愿以偿握住了他,冥冥之中似乎还有某种联系就此连在了一起,亦如俩人十指相扣的双手,被月老系上了牵绊一生的红线。
三拜礼成。
喜宴没有持续太长时间,毕竟宁沁雪还要回宫,宁远庭也要回自己府上。
临近子时,人都送走了,颜伯一直守到最后一刻,又在门口兜兜转转半晌,塞给褚元祯一个木盒。
褚元祯刚一打开,就闻到一股膏脂的甜腻味,不禁瞪大了双眼,“……给、给我这个做什么?”
颜伯叹了口气,“若是按照宫里的流程,大婚当日应该有个人伦嬷嬷,但是陛下与蔺大人实在特殊,人伦嬷嬷来了也是无用……”
褚元祯的耳根已经红了,“那也不用这、这个玩意儿,我们也不是……哎!反正用不着!”
颜伯半知半解,“用不着?”
褚元祯别过头,“用不着。”
片刻,颜伯突然严肃起来,“这可不是儿戏,医家不忌男女,我便与陛下实话实话了,若是陛下鲁莽硬来,蔺大人是会受伤的!”
听到“受伤”二字,褚元祯也慌了,颜伯继续说道:“不管陛下与蔺大人之前如何,既成了亲,便要好好待之。男儿郎与女儿家不同,却也是血肉身躯,膏脂的作用重在滋润,而非什么勾人的手段,望陛下不要避讳。”
褚元祯呆呆地听着,愣怔半晌,将木盒好生收起来,“……多谢。”
*
寻常人家新妇过门有着诸多规矩,在俩人这里统统不成立,翌日,褚元祯醒得早,故意没叫蔺宁。
哪里想得裘千虎不到辰时就过来送饭,还把屋门拍的劈啪作响。
褚元祯心急,来不及穿鞋就去开门,劈头盖脸便是一顿骂,“催催催,什么时辰就催?你跟了你家主子这么久,还不清楚他几时才起吗?今儿大年初一,官府都没开门呢,怎么就你这么急?”
裘千虎冤死了,垂着头道:“昨晚颜伯嘱咐了的,说今儿是大年初一,又是陛下与大人新婚第二日,须得辰时之前把事情办妥了,这和合饭得趁早吃。”
“吃不了。”褚元祯往屋里看了一眼,“睡着呢。”
褚元祯敢往屋里看,裘千虎可不敢,但他又记着颜伯的嘱托,就这么干巴巴立在门口。
褚元祯无奈,接过食盒,正要关门,想了想又补充道:“在我俩这里没这么多讲究,昨日折腾了许久,今儿都好好休息。有事我自会唤你,无事,莫要再来。”
裘千虎愣了半晌,后面的话都没听进去,独独记住了那句“折腾了许久”,恍然大悟一般点着头,“是,不来了,不来了。”
回到屋里时,就见蔺宁斜靠在床头上,满脸写着不高兴——果然是被吵醒了。
褚元祯上前把人抱住,自己也重新躺回床上,“时辰还早呢,再睡一会儿。”
蔺宁瞟了一眼桌子,问:“什么叫‘和合饭’?”
“你不知道?”褚元祯有些诧异,“按着常理,这和合饭该是合家上下长幼至亲坐在一起,故称‘和合’。新妇过门的头天夜里大都在新房里等夫君,是饿着肚子的,合饭该便是女子出嫁以后吃的第一顿饱饭。”
“还有这个说法?”蔺宁眨了眨眼,“那我昨天应该饿着。”
褚元祯低笑一声,一个翻身把蔺宁拘在怀里,用牙齿扯开他的内袍领口,“能让你饿着吗?我敢吗?”
蔺宁明白了,什么敢不敢的都是场面话,褚元祯定是不会饿着自己。昨夜俩人都喝了不少,褚元祯心软,没有折腾他,这会儿是要补回来的。
也好,反正正值良辰。
褚元祯把着蔺宁后脊,让人紧紧贴在自己胸前,沿着面颊一路亲到脖颈,又开始向着胸前试探。
蔺宁被这样的试探逼出了细汗,抬眼时眸里全是雾水,他撕开褚元祯的袍子,在后背上留下一道道印记,哑着声道:“磨叽什么,直接进来。”
直接进来。
褚元祯要被这句话溺死了,恨不得下一刻直接闯进去,可他牢牢记着颜伯的话,愣是比平常温柔了十倍。蔺宁有些奇怪,纳闷又好奇地望着褚元祯,褚元祯脸皮薄,不让他看,抬手盖在他的眼睛上。
外头还是寒冬三九,屋里的春潮却起来了,今年,人人都过了一个好年。
第121章
休沐总是不安分的, 连皇帝也不能免俗,大洺素有京官进宫给皇帝拜年的习惯,到了褚元祯这里, 人们才发现皇帝竟然没有在宫里过年。不知是何人走漏了风声, 于是, 蔺府一夜之间变成了“香饽饽”, 出入全是前来拜见褚元祯的京官。
褚元祯起得早,不叫蔺宁,总是处理完了手头的事情,亲自去厨房取了早饭,这才进屋喊蔺宁起床。蔺府的下人们都感到奇怪, 自家主子往常不是这般懒惰的性子, 早饭也会到正厅吃,怎的皇帝一来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餐餐都得送到屋里,连起床的时辰都从辰时拖到了巳时,真是愁人!
今儿是休沐的最后一日,褚元祯提着食盒进屋时看见蔺宁已经醒了,他上前把人从被褥里捞出来, “嗯?自己醒的?当真难得。”
蔺宁伏在褚元祯肩头, 懒散地打了一个哈欠。他现在愈发懒了, 只要褚元祯在, 他连衣服都不愿自己穿,得叫人从里到外地伺候。
褚元祯乐意惯着他, 拿过外袍给他套上,问道:“今日去城中逛逛?”
蔺宁不说话,用鼻子“嗯嗯”两声。
褚元祯听出这“嗯嗯”的调子不对, 不似往常那般痛快,明显是不大乐意呢,便又问道:“你想去哪?总之不能呆在府里,要憋死了。”
“温汤。”蔺宁终于睁开眼,舒展了一下肩膀,“我想泡温汤。”
褚元祯片刻间就看透了他的心思,“别院里养的山鸡都被你吃光了,现在的都是小鸡崽,既没有肉也不好吃。”
“不好吃?”蔺宁失望地眨了眨眼,“那我不出门了,腰酸背痛,我动不了。”
这话说出来软绵绵的,仿佛真的动不了,褚元祯看他这般偎慵堕懒,当真是一点儿办法也没有。蔺宁的眼角眉梢都写着“餍足”两字,这次褚元祯在他身上留下的,也只有褚元祯能让他露出这样的表情。
俩人对视片刻,褚元祯妥协了,“好,哪都不去,就在府里。”
说罢拉高被褥,俯首吻了下去。
休沐么,就该懒散一些,放肆一些,最好浪荡一些。
*
十五过后,官府开印,才是真正忙了起来。
冬雪未融,人们还沉浸在新年伊始的喜庆里,元月本应是最为清闲的,但礼部却忙得脚不沾地,只因一点:明仁帝丧期已过,是时候准备新帝的登基大典了。
钦天监千算万算,最终把日子定在了仲春的第一日,仲春打头,意喻似锦。
礼部尚书伍子篱提前一月便拟好了尊号,呈给褚元祯过目,哪知褚元祯像是忘了这事,左右等了半月还不见回复。伍子篱不敢催,转头拿着尊号去了内阁——找蔺宁诉苦去。
蔺宁拿着写满尊号的折子看了半晌,皱了皱眉,“陛下一个都没相中?”
“臣不敢问。”伍子篱实话实说,“年前礼部驳了陛下要求大婚的事,虽说于礼制上并无过错,但到底还是令陛下不快,臣自知有罪,故而这事……臣不敢问。”
“问嘛,陛下又不是那般记仇的小人。”蔺宁顿了顿,“伍大人是想让下官帮忙问问?”
伍子篱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道:“要是蔺大人肯帮忙,那是再好不过,下官先谢过蔺大人。”
伍子篱一个堂堂二品尚书,在蔺宁面前点头哈腰,蔺宁也觉得于心不忍。
果真,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官大官大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靠山是谁。蔺宁在信笺上点了点,说道:“行,下官去问问,问出了结果,就着人去礼部传话,您就回去等消息吧。”
这处内阁大院是年后新置的,褚元祯玩了手“假公济私”,硬是在御书房后面辟出三间屋子,堂而皇之地拨给了内阁。蔺宁送走了伍子篱,抬脚就往御书房跑。
御书房的太监最喜欢蔺宁,蔺宁来了,便意味着皇帝会提前摆驾乾清宫,他们也就可以早些换值吃酒去了。
开春后不算冷,褚元祯念着红萝炭太贵,没烧火盆,只披了件毛氅坐在屋里。看见蔺宁进来先是一愣,随即命人去生火,又着人做了个手炉拿来。
蔺宁抱着手炉,偏着脑袋看他,“我到底是什么时候给你留了个畏寒的印象?”
究竟是“夫妻对拜”还是“夫夫对拜”,颜伯考虑了整整一夜,临了还是决定“夫妻对拜”,管他合理不合理呢,老祖宗的词儿不能改,总得让褚元祯娶上妻。
褚元祯听见这四个字格外高兴,转身面朝蔺宁,俩人郑重又激动地拜了一拜,低头时差点蹭到对方的头顶,即便如此,也没有退却半步。
起身时蔺宁大方地伸出手,褚元祯终于如愿以偿握住了他,冥冥之中似乎还有某种联系就此连在了一起,亦如俩人十指相扣的双手,被月老系上了牵绊一生的红线。
三拜礼成。
喜宴没有持续太长时间,毕竟宁沁雪还要回宫,宁远庭也要回自己府上。
临近子时,人都送走了,颜伯一直守到最后一刻,又在门口兜兜转转半晌,塞给褚元祯一个木盒。
褚元祯刚一打开,就闻到一股膏脂的甜腻味,不禁瞪大了双眼,“……给、给我这个做什么?”
颜伯叹了口气,“若是按照宫里的流程,大婚当日应该有个人伦嬷嬷,但是陛下与蔺大人实在特殊,人伦嬷嬷来了也是无用……”
褚元祯的耳根已经红了,“那也不用这、这个玩意儿,我们也不是……哎!反正用不着!”
颜伯半知半解,“用不着?”
褚元祯别过头,“用不着。”
片刻,颜伯突然严肃起来,“这可不是儿戏,医家不忌男女,我便与陛下实话实话了,若是陛下鲁莽硬来,蔺大人是会受伤的!”
听到“受伤”二字,褚元祯也慌了,颜伯继续说道:“不管陛下与蔺大人之前如何,既成了亲,便要好好待之。男儿郎与女儿家不同,却也是血肉身躯,膏脂的作用重在滋润,而非什么勾人的手段,望陛下不要避讳。”
褚元祯呆呆地听着,愣怔半晌,将木盒好生收起来,“……多谢。”
*
寻常人家新妇过门有着诸多规矩,在俩人这里统统不成立,翌日,褚元祯醒得早,故意没叫蔺宁。
哪里想得裘千虎不到辰时就过来送饭,还把屋门拍的劈啪作响。
褚元祯心急,来不及穿鞋就去开门,劈头盖脸便是一顿骂,“催催催,什么时辰就催?你跟了你家主子这么久,还不清楚他几时才起吗?今儿大年初一,官府都没开门呢,怎么就你这么急?”
裘千虎冤死了,垂着头道:“昨晚颜伯嘱咐了的,说今儿是大年初一,又是陛下与大人新婚第二日,须得辰时之前把事情办妥了,这和合饭得趁早吃。”
“吃不了。”褚元祯往屋里看了一眼,“睡着呢。”
褚元祯敢往屋里看,裘千虎可不敢,但他又记着颜伯的嘱托,就这么干巴巴立在门口。
褚元祯无奈,接过食盒,正要关门,想了想又补充道:“在我俩这里没这么多讲究,昨日折腾了许久,今儿都好好休息。有事我自会唤你,无事,莫要再来。”
裘千虎愣了半晌,后面的话都没听进去,独独记住了那句“折腾了许久”,恍然大悟一般点着头,“是,不来了,不来了。”
回到屋里时,就见蔺宁斜靠在床头上,满脸写着不高兴——果然是被吵醒了。
褚元祯上前把人抱住,自己也重新躺回床上,“时辰还早呢,再睡一会儿。”
蔺宁瞟了一眼桌子,问:“什么叫‘和合饭’?”
“你不知道?”褚元祯有些诧异,“按着常理,这和合饭该是合家上下长幼至亲坐在一起,故称‘和合’。新妇过门的头天夜里大都在新房里等夫君,是饿着肚子的,合饭该便是女子出嫁以后吃的第一顿饱饭。”
“还有这个说法?”蔺宁眨了眨眼,“那我昨天应该饿着。”
褚元祯低笑一声,一个翻身把蔺宁拘在怀里,用牙齿扯开他的内袍领口,“能让你饿着吗?我敢吗?”
蔺宁明白了,什么敢不敢的都是场面话,褚元祯定是不会饿着自己。昨夜俩人都喝了不少,褚元祯心软,没有折腾他,这会儿是要补回来的。
也好,反正正值良辰。
褚元祯把着蔺宁后脊,让人紧紧贴在自己胸前,沿着面颊一路亲到脖颈,又开始向着胸前试探。
蔺宁被这样的试探逼出了细汗,抬眼时眸里全是雾水,他撕开褚元祯的袍子,在后背上留下一道道印记,哑着声道:“磨叽什么,直接进来。”
直接进来。
褚元祯要被这句话溺死了,恨不得下一刻直接闯进去,可他牢牢记着颜伯的话,愣是比平常温柔了十倍。蔺宁有些奇怪,纳闷又好奇地望着褚元祯,褚元祯脸皮薄,不让他看,抬手盖在他的眼睛上。
外头还是寒冬三九,屋里的春潮却起来了,今年,人人都过了一个好年。
第121章
休沐总是不安分的, 连皇帝也不能免俗,大洺素有京官进宫给皇帝拜年的习惯,到了褚元祯这里, 人们才发现皇帝竟然没有在宫里过年。不知是何人走漏了风声, 于是, 蔺府一夜之间变成了“香饽饽”, 出入全是前来拜见褚元祯的京官。
褚元祯起得早,不叫蔺宁,总是处理完了手头的事情,亲自去厨房取了早饭,这才进屋喊蔺宁起床。蔺府的下人们都感到奇怪, 自家主子往常不是这般懒惰的性子, 早饭也会到正厅吃,怎的皇帝一来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餐餐都得送到屋里,连起床的时辰都从辰时拖到了巳时,真是愁人!
今儿是休沐的最后一日,褚元祯提着食盒进屋时看见蔺宁已经醒了,他上前把人从被褥里捞出来, “嗯?自己醒的?当真难得。”
蔺宁伏在褚元祯肩头, 懒散地打了一个哈欠。他现在愈发懒了, 只要褚元祯在, 他连衣服都不愿自己穿,得叫人从里到外地伺候。
褚元祯乐意惯着他, 拿过外袍给他套上,问道:“今日去城中逛逛?”
蔺宁不说话,用鼻子“嗯嗯”两声。
褚元祯听出这“嗯嗯”的调子不对, 不似往常那般痛快,明显是不大乐意呢,便又问道:“你想去哪?总之不能呆在府里,要憋死了。”
“温汤。”蔺宁终于睁开眼,舒展了一下肩膀,“我想泡温汤。”
褚元祯片刻间就看透了他的心思,“别院里养的山鸡都被你吃光了,现在的都是小鸡崽,既没有肉也不好吃。”
“不好吃?”蔺宁失望地眨了眨眼,“那我不出门了,腰酸背痛,我动不了。”
这话说出来软绵绵的,仿佛真的动不了,褚元祯看他这般偎慵堕懒,当真是一点儿办法也没有。蔺宁的眼角眉梢都写着“餍足”两字,这次褚元祯在他身上留下的,也只有褚元祯能让他露出这样的表情。
俩人对视片刻,褚元祯妥协了,“好,哪都不去,就在府里。”
说罢拉高被褥,俯首吻了下去。
休沐么,就该懒散一些,放肆一些,最好浪荡一些。
*
十五过后,官府开印,才是真正忙了起来。
冬雪未融,人们还沉浸在新年伊始的喜庆里,元月本应是最为清闲的,但礼部却忙得脚不沾地,只因一点:明仁帝丧期已过,是时候准备新帝的登基大典了。
钦天监千算万算,最终把日子定在了仲春的第一日,仲春打头,意喻似锦。
礼部尚书伍子篱提前一月便拟好了尊号,呈给褚元祯过目,哪知褚元祯像是忘了这事,左右等了半月还不见回复。伍子篱不敢催,转头拿着尊号去了内阁——找蔺宁诉苦去。
蔺宁拿着写满尊号的折子看了半晌,皱了皱眉,“陛下一个都没相中?”
“臣不敢问。”伍子篱实话实说,“年前礼部驳了陛下要求大婚的事,虽说于礼制上并无过错,但到底还是令陛下不快,臣自知有罪,故而这事……臣不敢问。”
“问嘛,陛下又不是那般记仇的小人。”蔺宁顿了顿,“伍大人是想让下官帮忙问问?”
伍子篱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道:“要是蔺大人肯帮忙,那是再好不过,下官先谢过蔺大人。”
伍子篱一个堂堂二品尚书,在蔺宁面前点头哈腰,蔺宁也觉得于心不忍。
果真,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官大官大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靠山是谁。蔺宁在信笺上点了点,说道:“行,下官去问问,问出了结果,就着人去礼部传话,您就回去等消息吧。”
这处内阁大院是年后新置的,褚元祯玩了手“假公济私”,硬是在御书房后面辟出三间屋子,堂而皇之地拨给了内阁。蔺宁送走了伍子篱,抬脚就往御书房跑。
御书房的太监最喜欢蔺宁,蔺宁来了,便意味着皇帝会提前摆驾乾清宫,他们也就可以早些换值吃酒去了。
开春后不算冷,褚元祯念着红萝炭太贵,没烧火盆,只披了件毛氅坐在屋里。看见蔺宁进来先是一愣,随即命人去生火,又着人做了个手炉拿来。
蔺宁抱着手炉,偏着脑袋看他,“我到底是什么时候给你留了个畏寒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