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守村人 第351节
带少部分护卫回去,没问题,回呗!那点人手够干啥的?
……
当天晚上,大家就在山顶安营扎寨,这边果然除了石头就是石头,跟其他地方的郁郁葱葱不同。
有一些草,还有生长在这边的箭竹,树林里的野兽已经被清理掉,包括蛇。
“有竹林就适合养竹鼠,咱让洛南的百姓养竹鼠,上山来砍竹子,竹子不怕砍,生长速度快。
竹鼠肉是真香,竹鼠能够养很大,油水多,皮毛正合适在这边冬天做衣服。
里长,商州有竹子吗?能不能与洛南一样养竹鼠?
到时候咱把路修好,哪怕往北边卖皮毛,或者给咱西安府其他皮毛少的地方供应也好。”
朱樉看到了箭竹的第一个想法是养竹鼠,吃肉、用皮,百姓养起来容易,经济效益高。
他都不去考虑什么写竹子的诗,满脑子地方经济发展与民生。
“有,而且不需要山上,山下就有竹林,百姓也抓竹鼠吃,就是竹鼠不好抓。
不过箭竹的枝干细,不适合拿来做竹排,却适合当篙来操船,同时扎栅栏也不错。
比如鸡笼与鸭舍,用箭竹来制作,方便又妥帖。”
里长手上拿一根竹子,一尺长,比划射箭的姿势,箭竹的竹竿适合制作箭杆。
“现在都用枪了,箭的射程近,吃亏,那里的竹林有竹笋吗?”
朱樉看着里长在那里比量,笑了笑,想吃竹笋了。
里长放下竹竿:“没有,本地的气候不适合冬笋生长,等春天才有,而且箭竹的竹笋口感好,本身就细,吃起来感觉嫩。
村子有盐浸竹笋的方法,可以让竹笋多保存一段时间,运出去能够卖钱。
其实想要赚钱,村子把竹荪的种植方式放出来,合适的地方便能够学着种。”
第496章 未雨绸缪好物送
“里长,种植银耳和竹荪的法子不能往外放,咱们还要卖给夷人。”朱标第一个不赞同。
“兄长说得对,下丘村的技术不能总是白白往外送,村子必须有自己的好东西。
今年东北那里会换来很多人参种子,到时候你们种。
也让他们把人参带着根须和泥土送来,甭管多少年的,移栽到下丘村。”
朱樉跟着说,东西放在下丘村种着,大家不担心,想用的时候会有。
那边可是给了下丘村一大片地,没人提下丘村那里东西往外出售交税与否的问题。
里长见两个人都不愿意让下丘村提供技术,便换个话题:“本地适合种药材,指望寻找野生的来填补生药库,终究会赶不上使用量。
当下看着惠民药局和生药库的药材多,根本原因在于很多州府的县里面没有医生。
找不到医生,自然就不可能有惠民药局,百姓生病很难得到医治的机会。
将来医生培养得多了,分到了地方,必然会有很多百姓过去看病、拿药。
不能等到那个时候,咱们再考虑药材的问题,当未雨绸缪。”
“里长你说适合种啥,咱就让他们种,确实缺人,洛南很多百姓生病了。”
朱樉不懂医术,没时间学,他只能问。
“还需要一些时日,主要是药的种类太多,而且每个地方适合种什么药、如何种又是门学问。
整理起来不是那么容易的,甚至有的药材必须尽快炮制,如此得写成书与册子。
不止是本草类的书,其中概括了种植方式与地域区别。”
里长微微摇头,眼下给出不来,憨憨正在努力去编撰,本草不是问题,问题是哪里可以兼容种植。
唐本草,本草纲目,都是本草类的书籍,里面会写那里有什么东西,怎样炮制,治疗啥病,有对的也有错的。
那么一种草药怎么种植,在什么地方如何种,就显得缺少了。
“确实如此。”“不容易呢!”朱标和朱樉同时出声。
两个人明白,高人在努力,高人很忙的。
“报~~~报~~~宫中来报,让我过去,咱是太子府的人,殿下,殿下我来了……”
远处传来喊声,朱标一听声音就知道是自己的人,陪在太子妃身边的太监。
“快,是邦子,让他过来。”朱标吩咐。
不长时间,一个人跑过来,直接扑到朱标面前:“殿下,终于见到你了,呜~~~”
“太子妃出事情了?”朱标一瞬间浑身发麻。
“没呀!太子妃和皇孙好着呢!我是一路追着,总怕走错路,累了。”叫邦子的太监抬头回答。
“起来!先喝水。”朱标一听家里没事儿,长出口气。
“好,谢殿下。”邦子站起来,有太子府的宫女给他送水,他端着呼呼吹,吹两口喝一点。
朱标也不急,慢慢喝,定的规矩,剧烈运动后喝水,要喝温水,同时吹着喝,一点一点的,避免出现痉挛,也就是炸肺。
传递消息的人因为喝水喝挂了,消息怎么办?
“皇孙好着呢!能翻身了,笑的声音才好听呢!别人跟他说话的时候,他还能呜呜叫,就是总踢被子,踢完了,你看着他,他就朝你笑,你给他盖上,他再踢,哈哈哈哈……”太监邦子说着说着自己大笑起来,赶紧喝水,接着被呛到咳嗽,能出气,不能进气。
不用别人帮忙捶背,他知道如何应对,蹲下,再咳嗽两声,突然站起来头向后仰吸气,再立即蹲下。
如此两回,呛水的问题解决,这也是下丘村教的。
一般喝水呛水,或者在浅水玩耍不会游泳呛水,就立即下蹲,然后直身后仰呼吸,再下蹲。
不然就会发现能出气不能吸气,着急,以为要完了。
周围的人脸上都有了笑容,想着小宝宝蹬被子调皮的样子。
朱闻天站到了太监邦子的身边,观察邦子,见其没事,转身又回去蹲在那里数小木棍。
他目前已经能够计算十以内的加减法了,就是有时会出错,不过给他算筹,让他摆弄一会儿保证能回答正确。
朱闻天没办法,跟着出来,总得露面,他还不想隔一会儿嘿嘿一次,只能装着学习进步,并努力的样子。
当然,他摆弄算筹的时候,会想着这根棍子代表了哪个地方的经济条件或基础,另一根棍子是如何辅助,包括交通与深加工什么东西……
“太子妃身体也好着呢!每日会带着皇孙去坤宁宫找皇后说话。
陛下正好在的时候,总想抱着皇孙亲,皇后就不让,说亲多了总流口水。
太子妃从坤宁宫回来,就跟下丘村二德子的媳妇儿说孩子的事情,二德子的孩子大一个月,看着大不少呢!
然后就是下丘村其他的妇人过来送饭,太子妃会在旬日的时候,跟着宫里的其他人到村子吃饭……”
邦子终于把状态调整好,介绍着太子妃和小宝宝的情况。
最关键在于下丘村的妇人会带孩子上门聊天,别的宫中女人没有的待遇,她们只能通过太监和宫女的口了解外面的情况。
更有意思的是,一遇到什么稀奇的事情,比如谁钓了大鱼,谁家的羊下了四个崽儿。
通常太子妃能够见到,鱼自然是吃了,羊则养在下丘村。
其他的宫中女子,只能等每旬孩子到下丘村玩耍时陪着的机会跟下丘村的妇人接触。
她们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可以了解更多真实的外面发生的事情,还能学到东西。
甚至一起唱唱歌、跳跳舞,是她们放松与开心的日子。
“等这次回去,咱也要找个王妃生孩子,总不会再让咱纳王保保妹妹了吧?”
朱樉听着羡慕了,他也想要孩子,他不缺女人,现在却不能跟别的女人生孩子。
他接受政治婚姻,不接受王保保的妹妹,心思很复杂。
眼下他知道王保保不行了,那么王保保的妹妹便失去了联姻的价值。
朱标没管二弟,他纳闷地问:“邦子你过来就是为了说这些?”
邦子摇头:“不是啊殿下,我来是送字典的,危素危学士带着人把字典编撰出来,正在大量印刷,这一批我跟队伍带来一千本,大明字典。”
第497章 认知不同预算差
“危学士眼下如何?”朱标一听说此事,想起来重要的事情。
危素是下丘村高人硬给救回来的,单独写的信,然后父皇急着派太医队伍过去。
到地方的时候危素就躺在病床上昏迷不醒,当地的惠民药局的人已经让准备后事了。
太医给救醒,上了人参汤吊命,又告诉危素陛下召见,官复原职。
身病和心病一起医,才把人从阎王那里抢回来。
之后住在图书馆里,他的家人也在,养差不多了开始编撰大明字典。
太医本事确实了得,能把人救回来,更厉害的是高人,断人生死,逆天改命。
此刻字典到来,危素人怎么样了?是不是觉得完成了最重要的事情,就……
“好着呢!整日在图书馆里溜达,还给娃娃们讲故事,为官学的生员上课。
说是先放松放松,考虑编撰下一本工具书,辞海,叫大明辞海。
不过参与编撰字典的人手编辞海,略显不足,还要找人参与进去。”
邦子介绍危素目前的状态,人精神头不错。
“甚好!甚好!字典拿过来几个。”朱标跟着高兴。
邦子带着队伍追上来的,字典有一千本,其他的东西为后勤补给,主要是火药和子弹。
字典拿过来,几个人各一本,翻开来看。
拼音大家都会,里面除了每个字的拼音,还有切音。
……
当天晚上,大家就在山顶安营扎寨,这边果然除了石头就是石头,跟其他地方的郁郁葱葱不同。
有一些草,还有生长在这边的箭竹,树林里的野兽已经被清理掉,包括蛇。
“有竹林就适合养竹鼠,咱让洛南的百姓养竹鼠,上山来砍竹子,竹子不怕砍,生长速度快。
竹鼠肉是真香,竹鼠能够养很大,油水多,皮毛正合适在这边冬天做衣服。
里长,商州有竹子吗?能不能与洛南一样养竹鼠?
到时候咱把路修好,哪怕往北边卖皮毛,或者给咱西安府其他皮毛少的地方供应也好。”
朱樉看到了箭竹的第一个想法是养竹鼠,吃肉、用皮,百姓养起来容易,经济效益高。
他都不去考虑什么写竹子的诗,满脑子地方经济发展与民生。
“有,而且不需要山上,山下就有竹林,百姓也抓竹鼠吃,就是竹鼠不好抓。
不过箭竹的枝干细,不适合拿来做竹排,却适合当篙来操船,同时扎栅栏也不错。
比如鸡笼与鸭舍,用箭竹来制作,方便又妥帖。”
里长手上拿一根竹子,一尺长,比划射箭的姿势,箭竹的竹竿适合制作箭杆。
“现在都用枪了,箭的射程近,吃亏,那里的竹林有竹笋吗?”
朱樉看着里长在那里比量,笑了笑,想吃竹笋了。
里长放下竹竿:“没有,本地的气候不适合冬笋生长,等春天才有,而且箭竹的竹笋口感好,本身就细,吃起来感觉嫩。
村子有盐浸竹笋的方法,可以让竹笋多保存一段时间,运出去能够卖钱。
其实想要赚钱,村子把竹荪的种植方式放出来,合适的地方便能够学着种。”
第496章 未雨绸缪好物送
“里长,种植银耳和竹荪的法子不能往外放,咱们还要卖给夷人。”朱标第一个不赞同。
“兄长说得对,下丘村的技术不能总是白白往外送,村子必须有自己的好东西。
今年东北那里会换来很多人参种子,到时候你们种。
也让他们把人参带着根须和泥土送来,甭管多少年的,移栽到下丘村。”
朱樉跟着说,东西放在下丘村种着,大家不担心,想用的时候会有。
那边可是给了下丘村一大片地,没人提下丘村那里东西往外出售交税与否的问题。
里长见两个人都不愿意让下丘村提供技术,便换个话题:“本地适合种药材,指望寻找野生的来填补生药库,终究会赶不上使用量。
当下看着惠民药局和生药库的药材多,根本原因在于很多州府的县里面没有医生。
找不到医生,自然就不可能有惠民药局,百姓生病很难得到医治的机会。
将来医生培养得多了,分到了地方,必然会有很多百姓过去看病、拿药。
不能等到那个时候,咱们再考虑药材的问题,当未雨绸缪。”
“里长你说适合种啥,咱就让他们种,确实缺人,洛南很多百姓生病了。”
朱樉不懂医术,没时间学,他只能问。
“还需要一些时日,主要是药的种类太多,而且每个地方适合种什么药、如何种又是门学问。
整理起来不是那么容易的,甚至有的药材必须尽快炮制,如此得写成书与册子。
不止是本草类的书,其中概括了种植方式与地域区别。”
里长微微摇头,眼下给出不来,憨憨正在努力去编撰,本草不是问题,问题是哪里可以兼容种植。
唐本草,本草纲目,都是本草类的书籍,里面会写那里有什么东西,怎样炮制,治疗啥病,有对的也有错的。
那么一种草药怎么种植,在什么地方如何种,就显得缺少了。
“确实如此。”“不容易呢!”朱标和朱樉同时出声。
两个人明白,高人在努力,高人很忙的。
“报~~~报~~~宫中来报,让我过去,咱是太子府的人,殿下,殿下我来了……”
远处传来喊声,朱标一听声音就知道是自己的人,陪在太子妃身边的太监。
“快,是邦子,让他过来。”朱标吩咐。
不长时间,一个人跑过来,直接扑到朱标面前:“殿下,终于见到你了,呜~~~”
“太子妃出事情了?”朱标一瞬间浑身发麻。
“没呀!太子妃和皇孙好着呢!我是一路追着,总怕走错路,累了。”叫邦子的太监抬头回答。
“起来!先喝水。”朱标一听家里没事儿,长出口气。
“好,谢殿下。”邦子站起来,有太子府的宫女给他送水,他端着呼呼吹,吹两口喝一点。
朱标也不急,慢慢喝,定的规矩,剧烈运动后喝水,要喝温水,同时吹着喝,一点一点的,避免出现痉挛,也就是炸肺。
传递消息的人因为喝水喝挂了,消息怎么办?
“皇孙好着呢!能翻身了,笑的声音才好听呢!别人跟他说话的时候,他还能呜呜叫,就是总踢被子,踢完了,你看着他,他就朝你笑,你给他盖上,他再踢,哈哈哈哈……”太监邦子说着说着自己大笑起来,赶紧喝水,接着被呛到咳嗽,能出气,不能进气。
不用别人帮忙捶背,他知道如何应对,蹲下,再咳嗽两声,突然站起来头向后仰吸气,再立即蹲下。
如此两回,呛水的问题解决,这也是下丘村教的。
一般喝水呛水,或者在浅水玩耍不会游泳呛水,就立即下蹲,然后直身后仰呼吸,再下蹲。
不然就会发现能出气不能吸气,着急,以为要完了。
周围的人脸上都有了笑容,想着小宝宝蹬被子调皮的样子。
朱闻天站到了太监邦子的身边,观察邦子,见其没事,转身又回去蹲在那里数小木棍。
他目前已经能够计算十以内的加减法了,就是有时会出错,不过给他算筹,让他摆弄一会儿保证能回答正确。
朱闻天没办法,跟着出来,总得露面,他还不想隔一会儿嘿嘿一次,只能装着学习进步,并努力的样子。
当然,他摆弄算筹的时候,会想着这根棍子代表了哪个地方的经济条件或基础,另一根棍子是如何辅助,包括交通与深加工什么东西……
“太子妃身体也好着呢!每日会带着皇孙去坤宁宫找皇后说话。
陛下正好在的时候,总想抱着皇孙亲,皇后就不让,说亲多了总流口水。
太子妃从坤宁宫回来,就跟下丘村二德子的媳妇儿说孩子的事情,二德子的孩子大一个月,看着大不少呢!
然后就是下丘村其他的妇人过来送饭,太子妃会在旬日的时候,跟着宫里的其他人到村子吃饭……”
邦子终于把状态调整好,介绍着太子妃和小宝宝的情况。
最关键在于下丘村的妇人会带孩子上门聊天,别的宫中女人没有的待遇,她们只能通过太监和宫女的口了解外面的情况。
更有意思的是,一遇到什么稀奇的事情,比如谁钓了大鱼,谁家的羊下了四个崽儿。
通常太子妃能够见到,鱼自然是吃了,羊则养在下丘村。
其他的宫中女子,只能等每旬孩子到下丘村玩耍时陪着的机会跟下丘村的妇人接触。
她们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可以了解更多真实的外面发生的事情,还能学到东西。
甚至一起唱唱歌、跳跳舞,是她们放松与开心的日子。
“等这次回去,咱也要找个王妃生孩子,总不会再让咱纳王保保妹妹了吧?”
朱樉听着羡慕了,他也想要孩子,他不缺女人,现在却不能跟别的女人生孩子。
他接受政治婚姻,不接受王保保的妹妹,心思很复杂。
眼下他知道王保保不行了,那么王保保的妹妹便失去了联姻的价值。
朱标没管二弟,他纳闷地问:“邦子你过来就是为了说这些?”
邦子摇头:“不是啊殿下,我来是送字典的,危素危学士带着人把字典编撰出来,正在大量印刷,这一批我跟队伍带来一千本,大明字典。”
第497章 认知不同预算差
“危学士眼下如何?”朱标一听说此事,想起来重要的事情。
危素是下丘村高人硬给救回来的,单独写的信,然后父皇急着派太医队伍过去。
到地方的时候危素就躺在病床上昏迷不醒,当地的惠民药局的人已经让准备后事了。
太医给救醒,上了人参汤吊命,又告诉危素陛下召见,官复原职。
身病和心病一起医,才把人从阎王那里抢回来。
之后住在图书馆里,他的家人也在,养差不多了开始编撰大明字典。
太医本事确实了得,能把人救回来,更厉害的是高人,断人生死,逆天改命。
此刻字典到来,危素人怎么样了?是不是觉得完成了最重要的事情,就……
“好着呢!整日在图书馆里溜达,还给娃娃们讲故事,为官学的生员上课。
说是先放松放松,考虑编撰下一本工具书,辞海,叫大明辞海。
不过参与编撰字典的人手编辞海,略显不足,还要找人参与进去。”
邦子介绍危素目前的状态,人精神头不错。
“甚好!甚好!字典拿过来几个。”朱标跟着高兴。
邦子带着队伍追上来的,字典有一千本,其他的东西为后勤补给,主要是火药和子弹。
字典拿过来,几个人各一本,翻开来看。
拼音大家都会,里面除了每个字的拼音,还有切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