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他心中寂寂地冷下去,只觉得阳光明朗,打在身后,将金殿照的亮堂。他抬头对上皇上的眼睛,心中忽地静了下来,仿佛这许多年从未想的如此清楚过,他心道横竖都是一死,凭什么白白做了他人的替罪羊。
  他深吸了口气,却冷冷道:“陛下之失,为何要推卸于众臣?兖州惨案由瑞王一手策划,经贵妃之手递于侯府,见前朝与后宫勾结,残害衡国公府。陛下自私凉薄,瑞王与您一脉相承。纵观京城朝堂之变故,太子之叛,瑞王之祸,难道都不是陛下私心纵容的下场?陛下不愿意面对,却何以在此怪罪臣等呢!”
  此言一落,殿中立刻暗暗地骚动起来。朝中只知萧临彻赴兖州抗旨不回,却全然不曾想到他身后竟还压着这样的冤案。众臣惊诧不已,顾不得畏惧便轻声议论起来。盛江海手持拂尘,站在玉阶旁冷冷的看着殿中的变故,没有发出任何阻拦。
  皇上弯腰瞪着闻侯,气的脸色涨红,低声道:“好,你们今天一个一个的,真是好得很。”
  他直起身来,蹒跚着走到殿中,越过人群把目光落在阎止身上,喘着气点他出列。阎止没有说话,只是站出来垂目拱了拱手。
  “萧临徵,”皇上气得满面通红,花了半刻才喘平了气,用手指着他用力地点了点,言语间充满了恨意,“漓王之子,阎珩抚养,寒昙为师,是朕小看你了。今日种种,都是你一手策划好的吧?”
  阎止缓声道:“长辈们教导凛川明辨是非。然无法度不言朝,无纲纪不言堂,陛下又颠倒黑白,难道能把今日朝中众臣赶尽杀绝不成!旧案当前,我只是想问一句陛下,您到底在惧怕什么呢?”
  皇上指着他手指发颤,向外怒喝了一声:“禁军何在!”
  咚——咚——兵甲铿锵的脚步声踏在金殿的长阶上,如同天边的阴云,黑压压的兵甲自殿外缓缓压入,封住了大殿的出口。长戟冰冷的锋刃在日光下闪着寒芒,只听卫队长一声号令,甲胄与铁枪锵然碰撞,整齐划一地指向金殿之中。
  群臣紧跟着骤然变色,殿内霎时间安静了下来。
  “萧临徵,”皇上又看向他,恨恨地威胁道,“收回你今日所言,看在你父亲与平王的情分上,朕不治你的罪,今日之事我也可一笔勾销。但是如果你非要继续问下去,不要怪我不念手足之情。”
  “情分?”阎止一瞬不瞬地盯着他,冷淡地说:“手足之情,同袍之义,陛下何曾顾及过?衡国公府之祸源于朝中奸佞。那我倒要问问陛下,我的父母是怎么死的?”
  皇上闻言脸色猛然一变,转身踉跄着走回玉阶上。他颤抖着手四下寻摸着,将案上的折子哗啦啦扫落在了地上。他支着桌案猛喘了两口气,忽而回头紧紧地盯着旁侧的兵器架,走上前去唰地一声抽出了架上的佩刀。
  刀鞘自架上滑落,磕在澄泥砖上发出一声钝响。铁刃一寸一寸地刮过地面,在地上拖出弯弯曲曲的白痕,如同积攒数年又难以言明的爱恨。皇上的眼尾绷得发红,鬓发凌乱的散下来,神情愤怒而阴鸷。
  林泓心道不妙,但是他还没来得及做什么,只见佩刀带着风声下落,皇上毫不犹豫地将冷刃架在了阎止的脖子上。
  兖州城外火炮煊天。烈日当空,粘稠的空气中浸满了焦土与血腥的味道,将众将心中的压抑与杀气拉到了极点,今日城下焦灼,必见分晓,双方已到了殊死相抗的时候。
  一场大战从黎明持续到了天光大亮,城墙之外的瓮城被西北军的炮火轰了个粉碎,此时只余下断壁残垣。军中忽的有人号令冲锋,士兵如潮水一般自乱石之中直冲而过,直杀到兖州城门外。
  投石车在纵横的箭雨与炮火间缓缓而行,将一块巨石重重地投在兖州城的城门上,发出轰隆一声巨响。撞门柱紧随而上,众军合力喊着号子,对着城门用力撞了数下,整座城墙摇摇欲坠。
  就在这时,只听嗖嗖几声破空之声,羯人的箭雨忽然从背后杀来,将撞门队伍向后逼退了几步。但就在这停顿的片刻之间,几乎要被撞开的城门忽然动了。只听吱嘎吱嘎刺耳的响声,两扇腐旧的铁门向外缓缓而开,数十支白羽箭遮天蔽日,如落雨般从中飞坠而出。
  一人身跨白马,肩披银甲长剑,领在前面一跃而出,正是萧临彻。他跃马提缰一剑劈出条生路,骏马前蹄落下,将西北军压制到百步之外,回身摆尾临光而立。
  星夜城墙之上,他见三支飞箭近在眼前,挥刃要打开却知已来不及躲避。就在这瞬息万变之间,裴应麟从旁猛扑而上,把他摁倒在地上,带着他躲开了两支箭。最后一支避无可避,正中裴应麟肩头,血流如注。
  裴应麟疼得当场倒在地上,被萧临彻拖着带回了房中。但沙场不容他休整,只得简单包伤止血,又在外面着了甲,此时正跟在队伍最后。
  西北军受阻稍退半步,重整队形复又厮杀上去,两侧顿时喊声震天。
  头顶烈日高悬,金枪在照耀下闪着刺目的白光,当空与长剑相抗,两柄好兵器交刃在一处,爆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脆响。萧临彻手中攻势不减,剑尖始终紧紧地压着长枪,步步都指在要害之处,招招绵密如风,是要紧逼着对方后退。
  傅行州并不接招,抽枪佯做收势不与他胶着,却反手一挑用力将长剑格开,而后手中金枪如练,借冲势倒转枪尖点在剑身上,施巧劲向下用力一压,将寒刃抵在了他大臂的甲胄上,冷冷地说:“瑞王殿下,你的道行差得远呢。”
  萧临彻闷哼一声,在压制下抽出剑来,躲过枪影拧身而起,反手持刃护在胸前,却被长枪就势格住,两人角力般地对峙着。萧临彻咬紧了牙关,用尽全力也无法寸进。
  傅行州一身重甲,手中金枪在日光下格外夺目,他本就眉宇冷肃,轮廓分明,此时染着血污与泥沙,却显得更冷峻了。狡诈的谋算与北关的风沙,都是人间一等锋利的磨刀石,锻砺着他的筋骨,也打磨着他的心性。
  在无边无际的行军与交战之间,也在暗流涌动的朝堂与病榻之前,年青人的肩膀与胸膛上,不知不觉地肩负起了更为沉重却也更为珍贵的东西。他把这样的深情与责任紧紧地压在心底,永远镌刻在心中最宝贵的地方,而将自己变为坚不可摧的北关城墙,守护在那颗他心爱的明珠身前。
  傅行州手中施压,将剑刃紧紧地压住,目光夹杂着寒锋,直视进萧临彻的眼中:“你不诧异我为什么会来到兖州城下吗?你明明在锁游关布了兵,把羯人主力放在了那里,就是为了给兖州再布设一道防线。事到如今,瑞王殿下,你可知道珈乌到哪里去了?”
  萧临彻咬牙用力,手中却已使出了十二分的力气,他顾不上多说别的,只得从牙缝中挤出一句:“他不会跑的,锁游关没有那么好过的……傅总督,你手里根本就没有多少人!”
  “杀你能用得了多少人呢?”傅行州手中力气不减,冷淡地说,“你自陪都逃出来,却又在兖州心灰意冷,抗旨忤逆。做过阶下囚,也曾位极人臣,可折腾了这么大一圈,却仍是最初的乱臣贼子,心中不怨吗?”
  萧临彻恨得脸色都变了,见长枪直朝着面门压下来,逼到极点却忽然卸力抽刀,把兵刃夺了出来。就在这一刹那间,他趁着这个机会反手出刺,直向着傅行州咽喉而去,却见对侧身形一闪,手中刀顿时偏了,只得重重地砍在他右肩的铠甲上,震得虎口酸麻,毫无知觉。
  “傅长韫,我知道你想抓我领功,但是你做不到!想要我的性命,你还不配!”萧临彻气喘吁吁再次提刀相迎。在两刃兵器格在一起的刹那间,他似是往远处看了看,不知道见了什么,忽而凑近了说话。
  “我知道,国公府的旧案查的差不多了。那你也应当也听说了,我在你们傅家留下了一个内奸,如果没有这个人,我不可能拿到北关的情报。十年过去了,你和傅行川可找到此人是谁了吗?”
  傅行州眉目冷然,在啷然的交戈声中说:“逝者已逝,大哥不追究,我也不会过问。”
  “西北侯真是好胸襟,连被枕边人刺一刀都不会心生记恨,”萧临彻一笑道,“那你想好如何与阎凛川交代此事了吗?你们傅家的人出卖了衡国公,怎知他不会记恨你,记恨你大哥呢?都是枕边人,他心中有多少盘根错节,想必你比我清楚的多了。”
  “并非人人都像你一样狭隘,”傅行州道,“我与大哥不计较,凛川便不会过问此事,这样的小事无需相问,他的心意我便很清楚。瑞王殿下多年来无人同心与共,自然不懂心心相印的好处。”
  “哈……”萧临彻嗤笑了一声,反手一剑刺出,“人都是会变的,父皇年轻的时候,也不是现在这般性格。高位蹉跎,金殿尤寒,你可知再过去几十年,人会变成什么样子。如今我若是败了,朝中便无人可以继位,只有他萧临徵。高处不胜寒啊,他若登上了那个位子,还会对你、对傅家如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