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绿茶穿成年代文亲姐 第3节
  “小同志,我……成分不好,不好……不能和我说话,我先走了,先走。”可能没想到眼前的小同志会请他吃饭,毕竟这么多年下来,因为他的成分亲戚朋友无一不躲着他,更别提这么热情地招呼自己吃饭。他在心里连连摇头,自己成分不好,可不能给小同志添麻烦。
  季海林不顾陆水芙的吆喝,牵起牛绳就要走。
  陆水芙挽留不成也没再勉强,她明白季海林话里的意思。只是她作为未来人,知道时代会进步,国家很快就会结束这个混乱的时期,进入一个崭新的新时代。
  到时候像季海林一样被赶到乡下来的知识分子,终究会回到原位,继续用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帮助国家和社会发展。
  她知道这个时间点很快就会到来。
  虽然不能一起吃饭,有些话还是要说的,她还是缓缓走到院墙边。
  “您是季海林同志吧?我爸以前总教导我要尊老爱幼,我看您和我爸年纪差不多大,我跟您说我爸以前可稀罕吃我做的饭了。正好今天时间比较匆忙,等过两天再让您尝尝我的手艺吧。那我先回了,您也赶紧回去吃饭吧。”
  一切尽在不言中,尽管没提及成分二字,陆水芙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去他大爷的成分不好,就没她陆水芙不敢结交的人。
  等人走后,季海林望着宿舍的方向怔怔出神。
  他抬起泛着水光的眸子,也许是太久没有感受过人间的温暖,这一刻他禁不住在心里说了声“好”。
  -
  知青点有三间瓦屋,左边是男生宿舍,右边是女生宿舍,还有一间是公共厨房。
  陆水芙先回了宿舍,她的床位在离门窗最远的地方。
  她从被褥下拿出一个蓝色碎花纹样的布包裹,包裹里装的都是原主爹从城里给她寄来的信,她打开其中一封信,里面赫然躺着一张黑白全家福。
  照片上一共有四个人,坐在画面最中间的人是原主亲爹陆正国,他怀里抱着小妹陆水芙,左右两边分别站着大儿子陆建树,二儿子陆建业。
  照片中的陆水芙大概三四岁模样,从小妹的年纪来看,这张照片应该是近期拍的。
  她前世的长相和原主有九分像,扣掉的一分大概是她的眼睛没有原主那么大,她的眼睛偏狭长,不像原主的眼睛更像杏仁,圆圆的总给人一种楚楚可怜的气质。
  所以照片上几个人的长相看起来,不管是和她还是原主都有几分相似,这种感觉有些奇妙。
  前世她刚出生三个月,就被狠心地丢到孤儿院门口,直到她十六岁那年爷爷才找到她把她接回豪门。据她爷爷所说,她父母两情相悦,可是两人家庭悬殊,爷爷棒打鸳鸯将他们分开了,分开时爷爷不知道母亲已经怀孕且生病了。直到她母亲死了好几年她父亲才从俩人从前共同的好友那听说了这件事,等父亲找到母亲舅舅家才发现一切都迟了,舅舅哭着说母亲当年难产死了。
  还是爷爷察觉不对劲找私家侦探查了当年的事情,才知道孙女还没死。
  当年母亲舅舅把小孩送到外地的孤儿院,三年前孤儿院发了一场大火,院里很多资料都被销毁了,所以他们找了好几年都没找到陆水芙的踪迹。
  陆水芙当年趁孤儿院大火跑了出去,在外流浪好久后被一个孤寡老太太收养了。老太太原本有儿子媳妇还有一个小孙女,后来一家三口坐飞机出去玩,飞机失事一家三口全死了。
  老太太虽然孤寡手上却有几个钱,起码能供她上学和俩人生活。
  婆孙俩相依为命一年后老太太摔了一跤去世了,没过多久她就被爷爷找到了。
  虽然她被领回了家,可她父亲这些年一直活在对母亲和自己的愧疚中身体越来越差,在见到女儿的一个月前撒手离世了。
  把她领回家没两年她爷爷也下去和父母团聚了。
  由于家里没有极品亲戚,爷爷留下的钱全都归她。于是她那几年疯狂地学习从前想学却没有钱学习的各种兴趣爱好,舞蹈、钢琴、网球、画画她全都尝试过。尤其喜欢下厨,平时空闲了最喜欢亲自下厨做菜让家里佣人试吃,为此她还特意考取了米其林三星厨师证。
  就这么孤寡却富裕地一路活到二十八岁,她有限的生命中“家人”这个词的痕迹是非常浅淡的。
  乍一看到这些和自己长相相似的人,即使仅存在一张小小的照片里,她心里也涌出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愫。
  一定又是原主的感情在影响她,陆水芙吐出一口浊气将照片放好,她现在还有一件事继续解决。
  从早到晚都没吃几口粮食,她得赶紧做饭填饱肚皮。
  陆水芙打开厨房门看到里面的情景后,非常庆幸刚才季海林没答应跟她回来吃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厨房里除了一点玉米面和快见缸底的大米,就剩下半筐子三瓜俩枣的黑土豆了。
  陆水芙拿了两颗土豆放进菜篮子里,拎着菜篮子转身来到后院。
  大队给他们知青点分了两块自留地,两块地里种的东西挺杂,左边这块种了点萝卜和土豆,右边种了白菜和豆角。
  知青宿舍男女生公用两块菜地,地里的菜都得按天按人头计划着吃。
  陆水芙饭量不大,她拔了根小点的白萝卜就停下了,然后起身往右边的鸡舍走去。
  知青点养了两只鸡一公一母,母鸡一天下一个鸡蛋,陆水芙两个礼拜才能分到一个鸡蛋。
  陆水芙蹲下来和鸡窝里的老母鸡大眼瞪小眼,母鸡仿佛在说:看什么看,我早上下的蛋不是早被你掏走了!
  虽然在心里预想了一百种烹饪老母鸡的方法,陆水芙还是摇摇头可惜地走了。
  走到后院池塘的水调上,用池塘里的水把土豆和萝卜上的泥仔仔细细清洗干净。
  回到厨房。
  陆水芙打算做一盘土豆泥,再弄点萝卜汤喝。
  她将土豆放在大锅里蒸,等待的过程中先来调个酱汁。
  看着灶台上仅有的一小瓶酱油,陆水芙倒出两小匙,再加一勺盐,一勺玉米粉,最后再加点凉水调好。
  等土豆熟了后开锅拿出来,将调好的酱汁放进锅里用余温闷热。
  把两个土豆用擀面杖碾碎装到碗里,本来应该放点牛奶提色提味的,可是现在没有牛奶,好在他爹三个月前给她寄过来的麦乳精还剩下一些。
  这罐麦乳精是陆水芙的父亲怕大女儿在乡下营养不良,省吃俭用好久邮寄过来的。
  她将麦乳精兑了点水倒在捣碎的土豆泥里,将碗倒扣在盘子上。最后再把热好的酱汁倒在土豆泥上,一碗香喷喷黄灿灿的土豆泥就做好了。
  陆水芙走到橱柜跟前,站在凳子从橱柜上方拿出一个小篮子,里面装了三个她没舍得吃攒下来的鸡蛋。
  她拿出一个鸡蛋清洗干净,在油锅里将鸡蛋两面煎熟后盛起来放一边备用。煎蛋的锅不洗,用残留的油将萝卜片炒至断生,再下水和鸡蛋,水烧开转小火闷几分钟,加点盐调味,一碗白皙浓稠的萝卜鸡蛋汤就做好了。
  陆水芙尝了口土豆泥,不愧是自家种的土豆,口感绵密醇厚。
  一口土豆泥就一口萝卜汤,陆水芙慢悠悠把肚子填饱了。
  知青点的人今晚都不回来吃饭,他们早上就带足了一天的干粮,今晚上赵向阳带着知青们准备加班加点把那点水稻秧都插完。
  陆水芙把碗洗好后在宿舍的小床上躺了会,安安稳稳地睡了个下午觉,,等她悠悠转醒时发现窗外的天色已经变得昏红。
  在床上醒了会神,突然想起来她晚上还要去看守玉米地。
  第4章
  玉米地里的晚玉米已经快熟了,早玉米熟的时候村里总有人嘴馋半夜趁人不备来偷玉米。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再次发生,晚玉米成熟前的这段时间大队里派人轮流在玉米地里看守。
  今天正好轮到她、李梅和另一个男知青值班。
  吃饱睡足精神饱满,想着李梅她们今晚完工后可能会直奔玉米地,不回知青点了。她担心天黑了看不清楚路,于是收拾好东西打算现在就去。
  至于担不担心遇上刘瘸子?
  她是不担心的。因为没有哪个犯人会蠢到一次得手不成的当天再次动手,刘瘸子此时可能在到处打听她有没有向赵向阳举报,或者有没有猜出来今天动手的人是他吧。
  该惴惴不安的人该是刘瘸子。
  不过……鉴于白天的经验,她必须拿点什么防身的武器装包里。
  陆水芙的目光在厨房里梭巡,最后定睛在一把剪刀上,她揣上剪刀背起背篓,往值班点走去。
  她出们时不时遇上三三俩俩刚从田里回来的村民,回家后卸下背篓,脸上皱巴巴的老爷子坐在门槛上,嘴里有滋有味叼着一杆旱烟,享受一天中难得的悠闲时光。
  而有些回来的早的已经开始吃晚饭了,由于天气炎热,不少村民把饭桌搬到门口,一家人聚在门口边吃饭变乘凉。
  陆水芙人美嘴甜,路上遇见大爷大妈都会打个招呼。
  虽然赵家村里都是贫苦农民,可这些原住民的家庭条件,吃的喝的再怎么样也比她们这些下乡的知青好得多。
  这些大爷大妈们倒也热情,陆水芙一路走到村口,背篓里就多了一根糯玉米和两个刚从树上摘下来的大青梨子。
  天说黑就黑,她刚走出村口没几步,忽然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闪过,她眯眼一看不是刘瘸子是谁?
  陆水芙还以为刘瘸子这么大胆还敢来找她,正想着怎么对付他呢,没想到她又看见了一个熟人……
  冯丽娟怎么和刘瘸子混在一块了?
  来不及多想,她悄摸跟在俩人身后。
  两人在村口的歪脖子树后面停下了,陆水芙躲在一旁的玉米地里,她压低身体打算听听他们凑在一起打算搞什么鬼。
  可是距离太远,陆水芙竖起耳朵只抓住几个关键词,“下药”“煤油灯一灭你就进来……”……
  等确定两人“密谋”结束人走远了,陆水芙才缓缓探出身来。往值班点走的时候心里还在琢磨着刚才听到的关键字,越琢磨越不对劲。
  直到她走到值班点,看见面前朝她笑得诡异的冯丽娟。
  她恍然大悟,这两个完全没交集的人凑在一起可不就是来对付自己的么?
  想通了这点后,陆水芙也勾起嘴角,脸上挂着虚假客套的微笑,故作惊讶道。
  “怎么是你们?李梅和赵强呢?”
  陆水芙心里清楚冯丽娟对她存了坏心思,今晚和李梅换班肯定憋着大招来对付自己。
  至于和赵强换班的赵向阳有什么目的,她倒是心知肚明。
  原书中这天是原主悲惨命运的开端。
  赵向阳今晚鼓起勇气和原主告白,并且年轻气盛在荷尔蒙的促使下,两人偷摸着钻了被窝。
  后面的剧情就是赵向阳去城里上大学,原主怀孕,回城,跳河……
  “我后天要上县邮政局取包裹没时间守夜,就今晚和李梅换了班。”冯丽娟难得说话没夹枪带炮,老实解释了换班的原因。
  陆水芙心里冷哼,怕不是为了和刘瘸子里应外合陷害她吧。
  “我……赵强有事让我替他一晚。”赵向阳紧跟着解释。
  三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可即使心里百转千回面上却不动声色。
  陆水芙倒是看起来最淡定的一个,她将背篓放在地上,把里面的食物拿出来,将两个梨分别递给两人。
  “吃吧,路上老乡给的。”
  乡下人吃水果基本都靠自家树上结果子。
  她们知青点没种果树就没得吃,要想吃水果就得指望村民家的果子成熟了,好心送点给他们,可是她们人多每次只能分到一点。
  女孩子都爱吃水果,冯丽娟也不例外。
  她对于吃陆水芙东西这件事已经习以为常,丝毫不会觉得不好意思,心安理得伸手等着投喂。
  可是日常嘲讽陆水芙这件事已经成了习惯,即使要吃人家的梨嘴上仍克制不住呛她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