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是他。
  上一世为主子研制出丹药的小道士。
  可他不该这么早就出现。
  阿醉不解。他将人叫醒,“你多大?”
  小道士睡眼惺忪,警惕地瞧着人答:“十三。”
  “你会制长生不老药?”
  小道士幼肥未消的脸出现一抹难色,随后磕磕巴巴道:“世间,世间没有长生不老药。但……”
  他咽了口唾沫,“但,但是,如果贵府有人重疾难医,我知道可以延缓寿命的丹药。”
  一句不少,一字不差,此番答复和上一世一模一样。
  阿醉心下一半惊愕一半慌乱。
  上一世纪宁让他寻药,只问前来的道士一句话,即“世上可有长生不老药”。
  重金诱惑下不少道士答“有”,唯有这小道士不仅直言“没有”,且还猜出了府中有疾重之人,给出了另一味药丸。
  靠着那味药丸,纪宁才能在之后几年哪怕重疾难愈,也能在外如常人般行事,毫无破绽。
  看着眼前小道士,阿醉陷入沉思。
  他比谁都清楚,眼前这人就是主子要找的人。
  他知道只要将人交给主子,主子便能和上一世一样继续担起他的责任,实现他的抱负。
  可……他同样比任何人清楚,当年小道士给的根本不是药,是毒。
  是每服一日多服一丸,病主就会被多反噬一寸的毒。
  上一世有多少次纪宁在他面前痛苦挣扎,夜不能寐,多少次他想救却救不了。
  明明哪怕不服药也能活到而立之年,可纪宁却为了无人愿担的“责任”一而再再而三糟践自己的身子。
  上一世阿醉就那么看着,看着纪宁在他面前咽气。
  最后的最后他掀开帘子看,那个曾经誉满京都的天之骄子,死时只剩不足七十斤。
  疼痛蚀骨剜心,逼迫阿醉维持清醒。
  他绝对不允许纪宁再一次死在他面前。
  启国不是主子的启国,天下的责任不是只有他家主子才能担,他只求这一次主子可以安稳度日。
  他深吸一口气,抬头看向小道士。
  “你不是我要找的人。”
  “……”
  月光皎皎,站在门外的人终于动了一下。
  阿醉听见一声轻唤,带着久别的悠远和沉重。
  “醉颜。”
  因为幼时被拐沦为奴籍,小时候人人都唤他“奴颜”“奴颜”,直到在北疆被纪家军捡走,被带到纪宁跟前。
  第一次见面,纪宁看着他被风沙吹红的脸,说他像喝醉了一样,便为他改名“醉颜”。
  从此以后再无人叫他“奴颜”,他再也不是低贱的奴。
  阿醉回头,潸然泪下。
  门外,叫他“醉颜”的人就站在那儿。
  第7章 前世(一)
  眼前人仍是一副十八的皮囊,可从他望向自己的眼神中,纪宁感受到的却是一具枯槁的灵魂。
  是阿醉,但不是年少的阿醉。
  “阿醉,你也回来了。”
  阿醉低头,“主子说什么呢?我怎么不明白?”
  纪宁略一眼还缩在床上的小道士,命阿醉随自己先回房。
  进了门,纪宁默了许久,方才开口道:“为什么?为什么你也回来了?”
  他回头,“难道……阿醉你也死了吗?”
  事到如今再瞒已无用,阿醉跪地,脱口的呼唤带着颤音,“主子——”
  有千言万语梗塞喉间,他悉数压下,只是抬头笑看着纪宁,“奴终于又见到您了。”
  尽管做好了准备,纪宁依旧在答案确定时感到惶然。他问:“你是从哪一年来的?”
  阿醉答:“元瑞十四年。”
  他死后的第十年,彼时阿醉才刚过而立之年。
  想至于此,纪宁眼中的痛色愈发剧烈,“你才过三十岁,为什么会死?是谁?又是因为什么事?是……萧元君吗?”
  听闻这个名字,阿醉眼底恨意乍现。
  “主子。”他直视纪宁,“您呕心沥血一辈子,可知在你死后,被您护着的人是如何对您的?”
  纪宁不语。他其实有预料,毕竟那人曾如此憎恨自己。毕竟自己死前也不让他清净,还布下了一场“欺君之局”。
  “所以,”一瞬的犹豫后,纪宁续道:“在我死后,他是如何对我的。”
  阿醉答:“令司围府,扣押入宫。”
  元瑞四年,伐北一战启国大获全胜。
  大军回京之日举国欢腾,迎军的队伍一路延至宫门。
  正午时分军队入城,然而众人却并没有看见身骑战马领队于前的纪宁。
  不仅如此,理应第一时间入宫面圣的军队竟直接越过宫中仪仗队,停去了右相府前。
  众人不解,纷纷跟去右相府门口一探究竟。
  只见到了地方,随行的马车内走出一戴纱帽的男子,男子穿着军服阔步生风,下了车便径直步入府门。
  有熟悉的人从步态和身形中认出了那男子便是纪宁。
  恰当时,礼部的人也赶了过来,拉住副将便询问这军队怎擅自改变路线不入宫?
  谁知得到的答复竟是——受命于右相。
  一句“受命于右相”让一场喜事悄然变味,礼部层层上报,消息落进萧元君耳朵里,也只是派人去询问缘由。而所谓缘由正是“回朝前夜营帐失火,右相被火燎伤了脸,嫌丑不愿露面”。
  帝王感念纪宁辛劳,遂也未说什么,只让人好生养着,不日再行庆功宴。
  可这一时的悠悠众口易堵,一世的难。
  纪宁借故闭门不出的第一个月,上门探望的大臣均被拒之门外,偶有不满之音。
  第二个月,北狄的归降书送入京,连带着北狄三十六城邦一并归入启国麾下。龙心大悦,萧元君邀纪宁入宫庆贺,依旧未能成功。
  不满之音自此泛起。
  第三个月,圣上的赏赐送入相府,加官进爵应有尽有。萧元君下旨请邀,岂料圣旨在纪府门口便被堵了回去。
  第四个月,帝王亲临,再被拒之门外。
  第五个月、第六个月,北狄败局已定,尘埃落定,可启国上下对纪宁的弹劾之音铺天盖地。
  众人指责他小题大做,不过是伤了脸,何故一再拒绝露面,竟敢胆大妄为的连圣旨都拒接。此时,人们议论的谈及的都是他平生犯下的“大不敬”。
  百姓埋怨,官员忌惮,竟无人再记得他曾经的赫赫战功。
  元瑞四年夏,右相纪宁屡次抗旨惹得龙颜震怒,萧元君下旨,命令司围府,不惜一切代价将人带入宫。
  铁骑重甲将纪府团团围困,烈日灼灼下,众人等来的只有身穿缟素的醉颜,以及那位戴着纱帽的男子。
  大殿之内百官齐聚,瞧见入殿的二人皆是一震。
  明堂之上,萧元君看向戴纱男子,肃声厉色,“纪宁,你可知错。”
  男子不语。
  众目之下醉颜跪地,他取出袖中的三封书信高举过头顶,几乎是嘶吼:“回禀陛下!”
  众人看见他脖间青筋暴起,“右相纪宁!已于回朝前夜身故——”
  嘶吼声绕梁,众人觉得耳边嗡嗡作响。
  右相纪宁,身故?
  回朝前夜,身故?
  众人眼中的怨气似乎都不见了,震愕之中他们再次将目光落到那名戴纱男子身上。男子摘下面纱,是一张与纪宁毫不相关的脸。
  醉颜道:“局势未定,主子不愿自己的死讯动摇战况,于是安排了影人代替自己回京,以此遮掩北狄耳目。”
  “哗啦——!”
  一阵瓷裂瓦碎之声,帝王的书案被踹翻在地。
  登时百官伏地,噤若寒蝉。
  萧元君怒瞪男子,众人不敢看他,唯有醉颜看见这位素有“贤圣”之名的天子眸中杀意横肆。
  “来人,”天子伸手指向男子,“将此人带下去,斩、立、决。”
  “慢着!”醉颜出声制止,却见萧元君用同样狠肆的眼神看着自己,“还有他,一起处死。”
  “嗬。”醉颜笑着,可神色一片荒凉,“请问陛下,若今日来的是主子,你是否也要将他一起处死?”
  “……”萧元君沉默。
  醉颜紧紧攥着手里的信,终是哭了出来,“主子啊主子,您在天之灵睁眼看看,您殚精竭虑一辈子换来的是什么?”
  “闭嘴!”萧元君怒喝,他深吸一口气,“我只问你一次,纪宁又在搞什么鬼?他人在哪?”
  醉颜恨目,“你们谁都别想打扰主子清净,你们谁都找不到。他的尸骨早就焚于大火,化成灰了。”
  殿中再度陷入诡异的沉寂。
  萧元君某的一刻像是听不见似的,他直愣愣地看着醉颜,眼中是撕裂的痛和恨交织。
  终于,他跌坐回龙椅上,摇着头自言自语道:
  “不可能,绝无可能。他出征前如此康健,也并没有在战中负伤,绝对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