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察觉郑一盛态度软化,陈渔立刻乘胜追击:“我记得之前的时候,红旗帮的前首领汪一,就是从马尼拉的洋人屠华的时候从吕宋跑出来的,此等行径,如果大魏在大琉球驻军,那么吕宋的那些洋人还敢这么肆无忌惮吗?虽然你们红旗帮在海外名声赫赫,但是终究不是大魏所任命官员,对上那些西洋人……”
郑一盛眼神游移,不敢当着大魏海军的面,说郑氏商行以及红旗帮在海外的时候是怎么样借用大魏的名声在南洋当地经商的。只是陈渔画的饼再大,现在的大魏也不是曾经的那个大魏了,如今连京师都丢了,他实在很难相信这会不会又是一次重复汪直被诓骗后的悲剧。
此刻旁边学堂里面的钟声悠悠的响起,连响了12下,原本安静的学堂瞬间传来了无数小孩玩闹的声音。
宋时扯了扯陈渔的衣袖,陈渔没有继续话题:“郑掌柜远道而来,想必也也是担心家人,现在到了学堂的下课时间,不如先去和嫂夫人以及侄子团聚一番!也可以在城里一起吃顿便饭。”
郑一盛闻言自无不可,告别了陈渔和宋时匆匆进了学堂之中,和田川松打了个照面。
田川松面容一怔,有些难以相信的自己的眼睛,而眼尖的郑森已经迅速认出了来人,一个冲刺扑了
上去。
“二叔!我好想你!”郑一盛将郑森抱了个满怀,上一次和这个侄儿见面还是一年前了,没想到再见的时候他已经长的那么高了。看到小孩浑身上下没有一点伤,性格还是如同之前一样,甚至更加开朗的时候,郑一盛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田川松看着抱在一起的两个人,说不清楚心里是什么滋味,她在平户港的时候曾经非常期待郑氏的人能来接她,但是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她渐渐明白,她留在日本,不仅是松浦家的安排,也是郑一官的默认。
郑家需要一个留在日本的人,不仅是让松浦家安心,也是为了郑氏和日本的生意能确保无误的交接到郑氏的手里,所以当年松浦提出他可以带一个孩子回去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选了郑森,而留下了郑淼,并且嘱咐她将这个孩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日本人,方便以后接管郑氏在日本的商业版图。
如果不是那次郑森高烧难行,接郑森回去的方案不了了之。
郑一官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把她接回大魏,毕竟他在澳门也有另一个家庭,而她只不过是他安置在日本的一个女人。
从一开始,她被松浦氏从丫鬟记为养女,再转送给郑一官的时候,他们之间就参杂了太多利益相关的东西。
如果她从来没有离开过平户港,可能也会默认这样的人生。
只是,现在的她突然突破了那困居她十年的地方,来到了另一个世界,换了另一种活法,没有人称呼她为郑氏,而是田川夫子,她第一次知道自己除了容貌和身份以外的地方还能换得别人的尊重,她突然就没有那么想要回去了。
是回去日本继续成为一个让松浦氏和郑氏安心的傀儡?还是回郑一官的身边做一个养育孩子的姬妾?
“田川夫子好!”旁边结队去食堂吃饭的小孩,好奇的看着郑森和郑一盛,挨个恭敬的和田川松打招呼。
“田川夫子,这个人是谁啊?”
田川松的眼神从郑一盛抱着郑森的身影上移开,温柔的回应旁边的孩子:“这是郑森的二叔,他们很久没有见面了,你们赶紧去吃饭吧,走路要小心,不许挑食哦!”
小孩们嘻嘻哈哈的跑开了,留下了他们。
田川松看着后面的宋时和陈渔,犹豫了一会儿,越过郑一盛走到他们面前。
“宋姑娘!我可以不离开这里吗?”
第78章 迁居政策“二叔,你怎么来了?你是………
“二叔,你怎么来了?你是……来接我们回去的吗?”过了初见亲人的那股兴奋,郑森突然反应了过来,语气里却带上来一丝迟疑,仿佛对于离开这件事并没有非常期待。
郑森那一瞬间微妙的迟疑,被郑一盛敏锐的察觉到了。
随即他就听到了田川松问宋时的话。
郑一盛手轻微的紧了一下,转过头,看向正在和宋时他们说话的田川松,眼神中有些困惑。
他之前的时候也在平户港见过几次这位嫂子,对她的印象只剩下温柔安静,却没想到,一年没见,却看到了这位嫂子语出惊人的一面。
郑一盛有些怀疑田川松是不是被宋时他们胁迫了,眼神游移的在宋时和陈渔身上游走。
不过对于被田川松称为宋姑娘,却一身男子打扮的宋时没有露出奇怪的表情,毕竟在海上纵横多年,什么人他都遇上过,现在红旗帮和自己哥哥争权的还是汪一嫂呢,倒没有中原地区那么重的男女之防。
宋时看了一眼郑一盛,回之以底气十足的微笑。
陈渔有些疑惑的看着田川松,但是没有说话,只是对着郑一盛摊了下手,表示他们也不知情。
宋时转头对着田川松道:“如果你真的不愿意回去,我可以和郑家说,正式聘请你为今归书院的夫子,留在琉球国。但是你要想清楚,郑家是不会让孩子流落在外的,你留下的话,就要和郑森以及郑淼分开了……”
母子分离总不是什么愉快的事情,但是对于这个宗法还依旧严厉的时代,她即使强行留下郑森也得不到什么好的结果,何况郑森自有他的命运轨迹。
“郑淼不会,从一开始我们就说好了,郑淼会随我姓,继承田川家的姓氏,他会一直跟着我。”田川松的眼神飘向了被郑一盛抱在怀里的郑森,眼神中流露出几许的落寞。
郑一盛被那一眼看的有些难受,出发前,大哥确实说过要将田川松和孩子带回泉州认祖归宗后,还是会把田川松和郑淼送回日本,这是最利于郑氏商行的决定。
宋时想说什么,最后还是没说出口,她没有戳破田川松自欺欺人的说法。
之前郑一官说,郑淼可以继承田川家的姓氏,是因为郑氏需要有人留在日本。郑森是郑家的长子,注定要继承家业,郑淼如果继承了田川家的姓氏就能以日本人的身份融入平户港,统领郑氏商行在日本的商业版图,和亲哥哥郑森一起配合,就像郑一官和郑一盛一样。
但是如果田川松既不愿意回日本,也不愿意去大魏,那么她的利用价值就会大幅度降低,她即使用自己的身份留下田川松,两个孩子,最后却可能一个也留不住。
这时的郑森才突然反应过来,一把从郑一盛的身上跳了下来奔向了田川松:“母亲,你不和我一起回大魏吗?为什么?你不要我了吗?”
田川松转头看着郑森,眼神平和:“你早晚是要回去大魏的,不要再像上次一样,大半夜的浇水,把自己弄的发烧,然后拖延回去的时间,这是我和你的父亲早就商量好的,对于你,也是最好的选择。”
虽然郑一官没有和她说过,但是她也隐隐知道,郑一官在澳门那边的妻子只有一个女儿,并没有儿子,他是需要一个儿子回去继承他的家业的。
郑森的双眼通红,有被拆穿的狼狈,也有被抛弃的难过,紧紧的抓着田川松的衣袖,恳求的看着她。
田川松叹了口气,心中酸胀难耐。
郑一盛有些尴尬,明明他是来赎人的,但是此刻却有点像是破坏田川松母子关系的罪魁祸首,但是他实在不知道为什么田川松会愿意留在琉球国,甚至连儿子都不要……
气氛一时之间尬住了。
见状陈渔连忙打了个圆场:“到饭点了,不如一起去我们食堂吃点?”
郑一盛尴尬的笑了笑,在陈渔的带头下,一群人慢慢的走出去了食堂。
因为最近忙着种红薯和房屋翻修,饭菜大多是食堂的人运送到田地和工地的,来食堂吃饭的人并不多。
郑一盛新奇的看着食堂的木质餐盘和打饭制度,倒也没有嫌弃菜色简单,毕竟就算是陈渔也是吃的同样的东西。
旁边吃饭的琉球国百姓看到宋时和陈渔都会笑着用生涩的汉语打招呼,看到后面的田川松更是一口一个田川夫子,问我家小孩在学堂有没有打扰同学啊?上课听不听话啊?这些简单的家长里短。
田川松看着对方一一回应,显然已经很娴熟了。
反而是郑森年纪还小,不会掩饰神情,双眼通红的样子,被旁边的百姓看了,以为郑森是上课没学好,被田川松教训了,都细心的安慰他。
郑一盛默默的看着大家相处融洽的样子有些惊异,他之前在泉州的时候也接触过一些朝廷命官,但是和宋时以及陈渔给人的感觉却完全不同,起码不会有百姓和泉州的父母官会这样聊家常一样的说话。
一群人吃过饭,陈渔和宋时,带着郑一盛在今归仁城逛了一下,参观了一下目前的城建项目,也是变相证明一下他们开发大琉球的实力。
田川松下午还有课,和大家告辞了以后,就带着孩子默默的退下了。
郑一盛眼神游移,不敢当着大魏海军的面,说郑氏商行以及红旗帮在海外的时候是怎么样借用大魏的名声在南洋当地经商的。只是陈渔画的饼再大,现在的大魏也不是曾经的那个大魏了,如今连京师都丢了,他实在很难相信这会不会又是一次重复汪直被诓骗后的悲剧。
此刻旁边学堂里面的钟声悠悠的响起,连响了12下,原本安静的学堂瞬间传来了无数小孩玩闹的声音。
宋时扯了扯陈渔的衣袖,陈渔没有继续话题:“郑掌柜远道而来,想必也也是担心家人,现在到了学堂的下课时间,不如先去和嫂夫人以及侄子团聚一番!也可以在城里一起吃顿便饭。”
郑一盛闻言自无不可,告别了陈渔和宋时匆匆进了学堂之中,和田川松打了个照面。
田川松面容一怔,有些难以相信的自己的眼睛,而眼尖的郑森已经迅速认出了来人,一个冲刺扑了
上去。
“二叔!我好想你!”郑一盛将郑森抱了个满怀,上一次和这个侄儿见面还是一年前了,没想到再见的时候他已经长的那么高了。看到小孩浑身上下没有一点伤,性格还是如同之前一样,甚至更加开朗的时候,郑一盛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田川松看着抱在一起的两个人,说不清楚心里是什么滋味,她在平户港的时候曾经非常期待郑氏的人能来接她,但是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她渐渐明白,她留在日本,不仅是松浦家的安排,也是郑一官的默认。
郑家需要一个留在日本的人,不仅是让松浦家安心,也是为了郑氏和日本的生意能确保无误的交接到郑氏的手里,所以当年松浦提出他可以带一个孩子回去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选了郑森,而留下了郑淼,并且嘱咐她将这个孩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日本人,方便以后接管郑氏在日本的商业版图。
如果不是那次郑森高烧难行,接郑森回去的方案不了了之。
郑一官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把她接回大魏,毕竟他在澳门也有另一个家庭,而她只不过是他安置在日本的一个女人。
从一开始,她被松浦氏从丫鬟记为养女,再转送给郑一官的时候,他们之间就参杂了太多利益相关的东西。
如果她从来没有离开过平户港,可能也会默认这样的人生。
只是,现在的她突然突破了那困居她十年的地方,来到了另一个世界,换了另一种活法,没有人称呼她为郑氏,而是田川夫子,她第一次知道自己除了容貌和身份以外的地方还能换得别人的尊重,她突然就没有那么想要回去了。
是回去日本继续成为一个让松浦氏和郑氏安心的傀儡?还是回郑一官的身边做一个养育孩子的姬妾?
“田川夫子好!”旁边结队去食堂吃饭的小孩,好奇的看着郑森和郑一盛,挨个恭敬的和田川松打招呼。
“田川夫子,这个人是谁啊?”
田川松的眼神从郑一盛抱着郑森的身影上移开,温柔的回应旁边的孩子:“这是郑森的二叔,他们很久没有见面了,你们赶紧去吃饭吧,走路要小心,不许挑食哦!”
小孩们嘻嘻哈哈的跑开了,留下了他们。
田川松看着后面的宋时和陈渔,犹豫了一会儿,越过郑一盛走到他们面前。
“宋姑娘!我可以不离开这里吗?”
第78章 迁居政策“二叔,你怎么来了?你是………
“二叔,你怎么来了?你是……来接我们回去的吗?”过了初见亲人的那股兴奋,郑森突然反应了过来,语气里却带上来一丝迟疑,仿佛对于离开这件事并没有非常期待。
郑森那一瞬间微妙的迟疑,被郑一盛敏锐的察觉到了。
随即他就听到了田川松问宋时的话。
郑一盛手轻微的紧了一下,转过头,看向正在和宋时他们说话的田川松,眼神中有些困惑。
他之前的时候也在平户港见过几次这位嫂子,对她的印象只剩下温柔安静,却没想到,一年没见,却看到了这位嫂子语出惊人的一面。
郑一盛有些怀疑田川松是不是被宋时他们胁迫了,眼神游移的在宋时和陈渔身上游走。
不过对于被田川松称为宋姑娘,却一身男子打扮的宋时没有露出奇怪的表情,毕竟在海上纵横多年,什么人他都遇上过,现在红旗帮和自己哥哥争权的还是汪一嫂呢,倒没有中原地区那么重的男女之防。
宋时看了一眼郑一盛,回之以底气十足的微笑。
陈渔有些疑惑的看着田川松,但是没有说话,只是对着郑一盛摊了下手,表示他们也不知情。
宋时转头对着田川松道:“如果你真的不愿意回去,我可以和郑家说,正式聘请你为今归书院的夫子,留在琉球国。但是你要想清楚,郑家是不会让孩子流落在外的,你留下的话,就要和郑森以及郑淼分开了……”
母子分离总不是什么愉快的事情,但是对于这个宗法还依旧严厉的时代,她即使强行留下郑森也得不到什么好的结果,何况郑森自有他的命运轨迹。
“郑淼不会,从一开始我们就说好了,郑淼会随我姓,继承田川家的姓氏,他会一直跟着我。”田川松的眼神飘向了被郑一盛抱在怀里的郑森,眼神中流露出几许的落寞。
郑一盛被那一眼看的有些难受,出发前,大哥确实说过要将田川松和孩子带回泉州认祖归宗后,还是会把田川松和郑淼送回日本,这是最利于郑氏商行的决定。
宋时想说什么,最后还是没说出口,她没有戳破田川松自欺欺人的说法。
之前郑一官说,郑淼可以继承田川家的姓氏,是因为郑氏需要有人留在日本。郑森是郑家的长子,注定要继承家业,郑淼如果继承了田川家的姓氏就能以日本人的身份融入平户港,统领郑氏商行在日本的商业版图,和亲哥哥郑森一起配合,就像郑一官和郑一盛一样。
但是如果田川松既不愿意回日本,也不愿意去大魏,那么她的利用价值就会大幅度降低,她即使用自己的身份留下田川松,两个孩子,最后却可能一个也留不住。
这时的郑森才突然反应过来,一把从郑一盛的身上跳了下来奔向了田川松:“母亲,你不和我一起回大魏吗?为什么?你不要我了吗?”
田川松转头看着郑森,眼神平和:“你早晚是要回去大魏的,不要再像上次一样,大半夜的浇水,把自己弄的发烧,然后拖延回去的时间,这是我和你的父亲早就商量好的,对于你,也是最好的选择。”
虽然郑一官没有和她说过,但是她也隐隐知道,郑一官在澳门那边的妻子只有一个女儿,并没有儿子,他是需要一个儿子回去继承他的家业的。
郑森的双眼通红,有被拆穿的狼狈,也有被抛弃的难过,紧紧的抓着田川松的衣袖,恳求的看着她。
田川松叹了口气,心中酸胀难耐。
郑一盛有些尴尬,明明他是来赎人的,但是此刻却有点像是破坏田川松母子关系的罪魁祸首,但是他实在不知道为什么田川松会愿意留在琉球国,甚至连儿子都不要……
气氛一时之间尬住了。
见状陈渔连忙打了个圆场:“到饭点了,不如一起去我们食堂吃点?”
郑一盛尴尬的笑了笑,在陈渔的带头下,一群人慢慢的走出去了食堂。
因为最近忙着种红薯和房屋翻修,饭菜大多是食堂的人运送到田地和工地的,来食堂吃饭的人并不多。
郑一盛新奇的看着食堂的木质餐盘和打饭制度,倒也没有嫌弃菜色简单,毕竟就算是陈渔也是吃的同样的东西。
旁边吃饭的琉球国百姓看到宋时和陈渔都会笑着用生涩的汉语打招呼,看到后面的田川松更是一口一个田川夫子,问我家小孩在学堂有没有打扰同学啊?上课听不听话啊?这些简单的家长里短。
田川松看着对方一一回应,显然已经很娴熟了。
反而是郑森年纪还小,不会掩饰神情,双眼通红的样子,被旁边的百姓看了,以为郑森是上课没学好,被田川松教训了,都细心的安慰他。
郑一盛默默的看着大家相处融洽的样子有些惊异,他之前在泉州的时候也接触过一些朝廷命官,但是和宋时以及陈渔给人的感觉却完全不同,起码不会有百姓和泉州的父母官会这样聊家常一样的说话。
一群人吃过饭,陈渔和宋时,带着郑一盛在今归仁城逛了一下,参观了一下目前的城建项目,也是变相证明一下他们开发大琉球的实力。
田川松下午还有课,和大家告辞了以后,就带着孩子默默的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