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皇上都不能轻易请到的人,却主动投身到楚王府,这可是犯忌讳的。
若是有人因此栽赃自己意图谋反,一时还真是说不清。
到这里他不由得认定这假华英也是三径学宫所为,否则他不会有这么大的本事。
“世子受伤的确出乎我等意料之外,”诸葛夫子敛眉道,“实在没料到会突发此横事。”
“谁会想得到呢?应桐那个小畜生实在是心黑手狠。”楚王真是恨透了赵王一家。
“那王爷可想好了接下来要如何做?毕竟惨事已经发生,悔之无益呀!”诸葛夫子提醒楚王。
“是,夫子教训得对。”楚王深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心绪,“如今我势必请求皇上严惩赵王等人,但就射瞎柏儿一事,赵王那头咬死了是无心之失。
账册的事也在扯皮,不过陛下已经着人去查了。没办法,董家的势力太大了,皇后一心只向着他们。陛下也要顾及太师的情面,毕竟是太师当初力排众议,扶立陛下登基。”
“王爷,你只想到要严惩赵王,其他的事情就没想过吗?”诸葛夫子问。
楚王被问的一愣:“我还要想什么?请夫子明示。”
“就算是惩处了赵王,那王爷这一脉的将来又如何打算呢?”诸葛夫子语重心长,“就算这次重创了赵王,董家的势力依然在,赵王起复也只是迟早的事。如今的风波告一段落,王爷以后就能安枕无忧了吗?”
楚王当然明白诸葛夫子的意思,只要董家不倒,他们将来一定会加倍报复自己。
到那时又当如何呢?
思及此,他干脆给诸葛夫子跪下了:“夫子救我!如今我的脑子里一团乱,实在是技穷。”
“王爷快起来吧!”诸葛夫子伸手将楚王搀了起来,“王爷既然明白其中的利害,也就不需老朽再多说了。
如今之际自然是要紧紧抓住赵王的把柄,但并不是为了讨还什么公道,而是有足够的筹码与他们谈判。否则一时的公道容易,却难保后世万全啊!”
“夫子所说的话都是金玉良言,在下一定听。”楚王语气急切,“愿夫子言无不尽!”
“王爷可想过,光在朝廷上争执终是有限。如今董太师不在京中,于王爷而言是大大有利的,所谓人心向背,人言可畏,王爷莫不如……”诸葛夫子的声音越来越低,仅有他和楚王能听得见。
“哦,夫子的意思是让太学生们……”楚王的眼睛顿时就亮了,“对呀,我之前怎么没有想到,这些人虽不是官,却举足轻重。一旦他们站在我这一边,无论是谁都要掂量掂量的。”
“这只是把声势搞大,让赵王等人不敢轻举妄动。”诸葛夫子说,“但王爷最终的目的却不止于此,这也是老朽特意出宫来要向王爷说的。”
“那夫子认为最终目的该是什么?”楚王的心忍不住又狂跳起来。
“世子受伤实在令人心痛,令人惋惜。伤好之后势必不能留在宫中了,可府上不还有小公子吗?”诸葛夫子的眼睛像古井一般,深沉而智慧。
“原来如此,夫子的意思是让杉儿进宫去……”楚王心头的阴霾顿时扫清了大半。
应桐废了他的儿子,一个瞎了眼的世子是不可能争储君之位的。可他不止这一个儿子呀,他还有个小儿子应杉。
如今赵王这方理亏,自己又握着其他的把柄。趁此之势,正好把自己的幼子送入宫中。
“赵王世子就算是无心之失,终究也铸成了大错,他不该留在宫中了。”诸葛夫子捋了捋雪白的长髯,“如此岂不比之前更为稳妥?”
是啊,如果应柏没有受伤,那么他和应桐之间必然还要有几番较量。
究竟谁能占上风谁也无法预料。
但如今的形势却不一样了,只要利用得好,就是稳操胜券。
第272章 两博弈
应柏大多时候都昏昏沉沉,偶尔清醒必要大哭大闹。
他才十三岁,这个年纪瞎了一只眼,教他如何承受得了?
楚王妃整个人也憔悴不堪,之前她对应柏给予多大的期望,如今就有多灰心。
“王妃,王爷请人传话进来,叫您回府去歇歇。”应柏跟前伺候的宫女对楚王妃说。
她却只是木然地摇着头:“我不累,我不能离开他。”
端敏公主在一旁瞧着,劝道:“你已经进宫三日了,也该回家去瞧瞧。放心,这里有我呢!再说了,这几天你和王爷都没见面,有些话总也该当面说一说的。”
端敏公主的话让楚王妃的心动了动,是啊,她也该和丈夫通通气了。
楚王妃回到自家府邸,也不过短短的三四天,她整个人就瘦了一圈,脸色尤其憔悴。
见了楚王不免相对而泣。
楚王问了问应柏的近况,他自然也是疼儿子的。但如今有更要紧的事,他于是劝王妃道:“先止了哭吧,这不是流泪的时候,我有正事要和你说。”
于是便把诸葛夫子亲自到府里来与自己的对话都说给了王妃。
楚王妃听后有些犹豫:“这……这成吗?杉儿才不过五岁,平时又娇养的紧。”
“这个你不用担心,小孩子家难免都有些任性,这不妨事的。”楚王说。
“莫说这事能不能成,就算是送进宫里还不是留在皇后身边?因为这件事她一定对咱们颇有芥蒂,又如何能善待他?”楚王妃心中很不赞同,“柏儿已经那样了,我实在不能再让杉儿去冒险,我只这两个儿子。”
说着又掩面哭了起来。
“你呀真是妇人之仁!你就没想一想,若是不能让杉儿进宫,那咱们就彻底成了废棋了!”楚王急切道,“就算这次能稍微占了上风,可将来他们一定会报复咱们的。到时候不管是柏儿还是杉儿都会受连累。
这次无论如何也要把应桐给扯下来,柏儿的前程被他毁了,他也休想做储君!
杉儿年纪小,皇后一定会对他更亲的。总之她没有自己的儿子,自然也就会疼收养的。”
楚王妃当然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她没有再相强,只说:“别的事先不说了,就看到底如何处置赵王他们吧!”
赵王这边自然是焦头烂额,应桐的举动确乎出乎他意料之外。
他虽然下定决心要除去应柏,却没想到居然是他的亲儿子动了手,而且是在众目睽睽之下。
不管怎么抵赖狡辩,终究要为此付出代价。
眼下他只想着如何将大事化小,不禁又想起他的老泰山来:“太师怎么还不到京城?若他老人家在,就不会这么麻烦。”
盼着太师回京的可不止他一个,皇后也在日夜期盼,甚至打发了人出京去接应。
午后皇上身边的太监过来传话,说皇上要到皇后宫里用晚膳。
皇后听了连忙命人准备。
天还没黑,皇上就到皇后宫里来了,这几天皇上也为着赵王和楚王的事耗费心神,脸上难免带出几分疲惫的神色。
皇后连忙迎上前:“陛下辛苦了,到这边榻上躺一会儿吧,我叫人来给你捶着。”
皇上抬手揉了揉眉心说:“不必了,叫他们先沏了茶来吧!”
“听他们说陛下这几日睡得都不好,臣妾已经命御膳房炖了安神的补汤,不知陛下吃着怎么样?”皇后陪着小心说。
闯祸的是她娘家人,她难免心虚。
“楚王和赵王闹得不可开交,便是吃再多安神的补汤,也还是免不了要操心头疼。”皇上是真的发愁。
“便是再烦难的事,陛下也一定要保重龙体才成,每年冬日您的咳疾都会复发,太医也说了重在保养。”皇后说着哭了起来,“臣妾万没想到桐儿会闯下这么大的祸,前朝的那些事也不知是真是假,难道赵王已经胆大妄为到这种地步了吗?”
皇上当然不会任由她哭下去,说道:“这事也不怪你,又不是你叫他们做的恶。不过我也要跟你说,今日里京城的太学生们联名上书,甚至到衙门里请愿。要求严办此事,严惩赵王。”
“这……这些太学生们不好好的读书,跟着闹什么?”皇后闻言皱起了眉头,她当然也知道太学生们最是骨头硬,嗓门大,得理不饶人的。
“话也不能这么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对于民愤从来都不可以忽视。这些太学生们饱读诗书通晓经义,可不是寻常的百姓啊!”
“是,是臣妾一时鲁莽了。”皇后赶忙把话往回收,“臣妾也是心焦,不知该如何是好。”
“说起来有件事我要和你商量。”皇上喝了一口茶,“不管是为平民愤还是为了安抚楚王一家,应桐是不能在宫里待下去了。
我听说这几天他也病着,干脆就让他回到赵王府去养病好了。”
皇后当然是不愿意的,她从来都想着把这个外甥收为养子,然后让他继承大统。
她试探着问道:“陛下的意思是让他暂时挪出宫去,等病好了再回来?”
https:///yanqing/20_b/bjzf2.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oit.html" title="只今"target="_blank">只今
若是有人因此栽赃自己意图谋反,一时还真是说不清。
到这里他不由得认定这假华英也是三径学宫所为,否则他不会有这么大的本事。
“世子受伤的确出乎我等意料之外,”诸葛夫子敛眉道,“实在没料到会突发此横事。”
“谁会想得到呢?应桐那个小畜生实在是心黑手狠。”楚王真是恨透了赵王一家。
“那王爷可想好了接下来要如何做?毕竟惨事已经发生,悔之无益呀!”诸葛夫子提醒楚王。
“是,夫子教训得对。”楚王深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心绪,“如今我势必请求皇上严惩赵王等人,但就射瞎柏儿一事,赵王那头咬死了是无心之失。
账册的事也在扯皮,不过陛下已经着人去查了。没办法,董家的势力太大了,皇后一心只向着他们。陛下也要顾及太师的情面,毕竟是太师当初力排众议,扶立陛下登基。”
“王爷,你只想到要严惩赵王,其他的事情就没想过吗?”诸葛夫子问。
楚王被问的一愣:“我还要想什么?请夫子明示。”
“就算是惩处了赵王,那王爷这一脉的将来又如何打算呢?”诸葛夫子语重心长,“就算这次重创了赵王,董家的势力依然在,赵王起复也只是迟早的事。如今的风波告一段落,王爷以后就能安枕无忧了吗?”
楚王当然明白诸葛夫子的意思,只要董家不倒,他们将来一定会加倍报复自己。
到那时又当如何呢?
思及此,他干脆给诸葛夫子跪下了:“夫子救我!如今我的脑子里一团乱,实在是技穷。”
“王爷快起来吧!”诸葛夫子伸手将楚王搀了起来,“王爷既然明白其中的利害,也就不需老朽再多说了。
如今之际自然是要紧紧抓住赵王的把柄,但并不是为了讨还什么公道,而是有足够的筹码与他们谈判。否则一时的公道容易,却难保后世万全啊!”
“夫子所说的话都是金玉良言,在下一定听。”楚王语气急切,“愿夫子言无不尽!”
“王爷可想过,光在朝廷上争执终是有限。如今董太师不在京中,于王爷而言是大大有利的,所谓人心向背,人言可畏,王爷莫不如……”诸葛夫子的声音越来越低,仅有他和楚王能听得见。
“哦,夫子的意思是让太学生们……”楚王的眼睛顿时就亮了,“对呀,我之前怎么没有想到,这些人虽不是官,却举足轻重。一旦他们站在我这一边,无论是谁都要掂量掂量的。”
“这只是把声势搞大,让赵王等人不敢轻举妄动。”诸葛夫子说,“但王爷最终的目的却不止于此,这也是老朽特意出宫来要向王爷说的。”
“那夫子认为最终目的该是什么?”楚王的心忍不住又狂跳起来。
“世子受伤实在令人心痛,令人惋惜。伤好之后势必不能留在宫中了,可府上不还有小公子吗?”诸葛夫子的眼睛像古井一般,深沉而智慧。
“原来如此,夫子的意思是让杉儿进宫去……”楚王心头的阴霾顿时扫清了大半。
应桐废了他的儿子,一个瞎了眼的世子是不可能争储君之位的。可他不止这一个儿子呀,他还有个小儿子应杉。
如今赵王这方理亏,自己又握着其他的把柄。趁此之势,正好把自己的幼子送入宫中。
“赵王世子就算是无心之失,终究也铸成了大错,他不该留在宫中了。”诸葛夫子捋了捋雪白的长髯,“如此岂不比之前更为稳妥?”
是啊,如果应柏没有受伤,那么他和应桐之间必然还要有几番较量。
究竟谁能占上风谁也无法预料。
但如今的形势却不一样了,只要利用得好,就是稳操胜券。
第272章 两博弈
应柏大多时候都昏昏沉沉,偶尔清醒必要大哭大闹。
他才十三岁,这个年纪瞎了一只眼,教他如何承受得了?
楚王妃整个人也憔悴不堪,之前她对应柏给予多大的期望,如今就有多灰心。
“王妃,王爷请人传话进来,叫您回府去歇歇。”应柏跟前伺候的宫女对楚王妃说。
她却只是木然地摇着头:“我不累,我不能离开他。”
端敏公主在一旁瞧着,劝道:“你已经进宫三日了,也该回家去瞧瞧。放心,这里有我呢!再说了,这几天你和王爷都没见面,有些话总也该当面说一说的。”
端敏公主的话让楚王妃的心动了动,是啊,她也该和丈夫通通气了。
楚王妃回到自家府邸,也不过短短的三四天,她整个人就瘦了一圈,脸色尤其憔悴。
见了楚王不免相对而泣。
楚王问了问应柏的近况,他自然也是疼儿子的。但如今有更要紧的事,他于是劝王妃道:“先止了哭吧,这不是流泪的时候,我有正事要和你说。”
于是便把诸葛夫子亲自到府里来与自己的对话都说给了王妃。
楚王妃听后有些犹豫:“这……这成吗?杉儿才不过五岁,平时又娇养的紧。”
“这个你不用担心,小孩子家难免都有些任性,这不妨事的。”楚王说。
“莫说这事能不能成,就算是送进宫里还不是留在皇后身边?因为这件事她一定对咱们颇有芥蒂,又如何能善待他?”楚王妃心中很不赞同,“柏儿已经那样了,我实在不能再让杉儿去冒险,我只这两个儿子。”
说着又掩面哭了起来。
“你呀真是妇人之仁!你就没想一想,若是不能让杉儿进宫,那咱们就彻底成了废棋了!”楚王急切道,“就算这次能稍微占了上风,可将来他们一定会报复咱们的。到时候不管是柏儿还是杉儿都会受连累。
这次无论如何也要把应桐给扯下来,柏儿的前程被他毁了,他也休想做储君!
杉儿年纪小,皇后一定会对他更亲的。总之她没有自己的儿子,自然也就会疼收养的。”
楚王妃当然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她没有再相强,只说:“别的事先不说了,就看到底如何处置赵王他们吧!”
赵王这边自然是焦头烂额,应桐的举动确乎出乎他意料之外。
他虽然下定决心要除去应柏,却没想到居然是他的亲儿子动了手,而且是在众目睽睽之下。
不管怎么抵赖狡辩,终究要为此付出代价。
眼下他只想着如何将大事化小,不禁又想起他的老泰山来:“太师怎么还不到京城?若他老人家在,就不会这么麻烦。”
盼着太师回京的可不止他一个,皇后也在日夜期盼,甚至打发了人出京去接应。
午后皇上身边的太监过来传话,说皇上要到皇后宫里用晚膳。
皇后听了连忙命人准备。
天还没黑,皇上就到皇后宫里来了,这几天皇上也为着赵王和楚王的事耗费心神,脸上难免带出几分疲惫的神色。
皇后连忙迎上前:“陛下辛苦了,到这边榻上躺一会儿吧,我叫人来给你捶着。”
皇上抬手揉了揉眉心说:“不必了,叫他们先沏了茶来吧!”
“听他们说陛下这几日睡得都不好,臣妾已经命御膳房炖了安神的补汤,不知陛下吃着怎么样?”皇后陪着小心说。
闯祸的是她娘家人,她难免心虚。
“楚王和赵王闹得不可开交,便是吃再多安神的补汤,也还是免不了要操心头疼。”皇上是真的发愁。
“便是再烦难的事,陛下也一定要保重龙体才成,每年冬日您的咳疾都会复发,太医也说了重在保养。”皇后说着哭了起来,“臣妾万没想到桐儿会闯下这么大的祸,前朝的那些事也不知是真是假,难道赵王已经胆大妄为到这种地步了吗?”
皇上当然不会任由她哭下去,说道:“这事也不怪你,又不是你叫他们做的恶。不过我也要跟你说,今日里京城的太学生们联名上书,甚至到衙门里请愿。要求严办此事,严惩赵王。”
“这……这些太学生们不好好的读书,跟着闹什么?”皇后闻言皱起了眉头,她当然也知道太学生们最是骨头硬,嗓门大,得理不饶人的。
“话也不能这么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对于民愤从来都不可以忽视。这些太学生们饱读诗书通晓经义,可不是寻常的百姓啊!”
“是,是臣妾一时鲁莽了。”皇后赶忙把话往回收,“臣妾也是心焦,不知该如何是好。”
“说起来有件事我要和你商量。”皇上喝了一口茶,“不管是为平民愤还是为了安抚楚王一家,应桐是不能在宫里待下去了。
我听说这几天他也病着,干脆就让他回到赵王府去养病好了。”
皇后当然是不愿意的,她从来都想着把这个外甥收为养子,然后让他继承大统。
她试探着问道:“陛下的意思是让他暂时挪出宫去,等病好了再回来?”
https:///yanqing/20_b/bjzf2.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oit.html" title="只今"target="_blank">只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