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鸣谦没去过吗?她这几天每天都出去的。”韦氏不禁问道。
  “太太的确每天都出去,可却并不是去看二爷的。我也不好过问她去了哪里,免得太太多心,惹得不快。”宋氏说。
  其实她心里明明知道,宫诩根本不愿意见温鸣谦,即使她去了,也会被赶出来。
  可在宫老夫人看来,温鸣谦身为妻子,在丈夫有难的时候,她就应该陪在身边,否则就是失了妇道。
  因此虽然没说什么,脸上却也显出了不悦的神情。
  杨婆子更是从旁添油加醋:“我们姨娘每日里吃不下,睡不着,不是叹气就是抹泪。老太太您是瞧见了,她如今已经憔悴成什么样子了。
  可是二太太的脸上却不见丝毫愁容,每日里精心打扮了出门去,天黑才回来。
  都说患难见真情,二老爷如今遇见不顺,您是个什么心情?
  虽然我是个下人,却也觉得二太太这样毫不挂怀,实在是有些叫人……”
  “杨妈妈闭嘴!谁许你在老太太面前胡说的?这不是给老太太添心烦吗?”宋氏喝止道,“还不快下去!”
  第48章 有奸计
  宫老夫人病倒,温鸣谦却成日里不着家。
  起先老夫人还不说什么,时候久了,不免露出来一些。
  还好有韦氏在一旁为温鸣谦说好话。
  宫老夫人忧心小儿子,也懒得约束温鸣谦。
  有韦氏在身边伺候,倒是也用不着她。
  温鸣谦也只是每天早晚匆匆过来照一面,既不在身边服侍,也不说自己每天在忙什么。
  这日,老夫人吃过了药又问:“大爷还有几日能到家?他若是回来了,还能在外头走动走动,多打探些消息回来。”
  “想是快了,老太太别担心,那案子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审完的。这次被叫去的有十几二十个人,家家都在等。”韦氏叫小丫头把药碗端下去,亲自喂婆婆吃过口的甜汤。
  “往年里我若是礼佛回来,必有许多人前来探望。今年可是好,约齐了似的,一个都不来。”宫老夫人苦笑,“足见这世态炎凉啊!”
  “世情如此,老太太也不必放在心上。”韦氏劝道,“人都讲个避嫌,况且便是来了咱们也没心思招待。”“我夜里做了个梦,甚是不好。”老夫人微阖着双目,精神颇有些倦怠。
  “您就是太担心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韦氏说着将一旁的伽楠念珠拿起来放到老夫人手里,“不如念念佛,静静心。”
  宫老夫人闻言,沉沉叹了口气,慢慢捻动起手中的念珠。她也知道,过度忧心于事无补。
  韦氏安顿好了婆母,刚从房里出来,管家就过来了。
  “太太,栾家来报丧了。”管家小声说。
  “栾家怎么了?谁过世了?”韦氏惊疑。
  “是栾焕令栾大人,”管家道,“说是在牢里自尽了。”
  “啊?!”韦氏忍不住低声惊呼,“怎么就自尽了?”
  他们和栾家算是世交了,栾焕令也是因为禹凤臣的案子被羁押起来的,跟宫诩一样,曾在盐课司任职。
  “想来是上头逼问得太紧吧!”管家也是猜测,“又或者因为旁的缘故,栾家的人也没说。”
  “那块打点的奠仪送过去,想来大爷这早晚也快回来了,到时再亲自去吊唁。”韦氏道,“管住下头人的嘴,别乱说,更别传到老太太耳朵里。”
  “小的知道,这事要是让老太太知道了可了不得。”管家说。
  又问:“这事儿可要告诉西院儿吗?”
  韦氏想了想说:“不必告诉,告诉了只会让他们跟着着急。若是乱起来,更麻烦。
  不过这事也瞒不住,又不像是老太太,只要跟前的人不说就是了。”
  韦氏知道,宋氏他们迟早会听说这消息的,毕竟宋氏颇有耳目。
  果然就在栾家的人过来报丧不久,宋氏也听到消息了。
  她自然担心,栾焕令自尽,只能说明形势更紧了。
  “这可如何是好?”宋氏急得眼发干,哭都哭不出来。
  “小夫人,不是说大老爷就要回来了吗?”杨婆子在一旁说道。
  “他回来能顶什么用?难道朱辉会卖他情面吗?”宋氏丧气地说,“他最多也就是打探打探消息,可是光知道有什么用?还不够用来起急的。”
  “小夫人,舅太太来了。”流云走进来说,“已经到院子了。”
  “快请进来。”宋氏一听说是她嫂子来了,连忙起身。
  说话间葛氏已经走了进来。
  “哎呀,我的姑奶奶!几日不见,你怎么瘦成这个样子?你现在可怀着孩子呢!怎么不知道保重?”葛氏一见小姑子便惊讶于她的憔悴消瘦。
  “嫂子,你不知道,我这心一天就好似放在油锅里煎一样,哪得片刻的安生?肚子里这个我也顾不得了。”宋氏见了娘家人,忍不住落下泪来。
  “好了,好了,快别哭了。”葛氏拿着自己的手帕给宋氏拭泪,一面说,“听说你家老太太回来了,我特意过来瞧瞧,别让人家觉着缺了礼数。”
  “你便是来了,人家未必肯见呢。”宋氏知道,宫老夫人不待见自己和自己的娘家人,又何况如今心绪不佳。
  “见不见是她的事,来不来是我的事。”葛氏笑道,“又何况我还得见你呢!”
  宋氏听了便打发人到那院儿去:“去瞧瞧老太太这会儿可好些了没有?问问大太太,就说咱们舅太太来给老太太请安了,可见不见。”
  “嫂子,你可听说栾家的事了?”宋氏吩咐完了回头对葛氏说,“我知道了之后,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那栾焕令在禹凤臣手底下的日子可比你们家二老爷长,”葛氏道,“想来是他身上本来就有事,否则又没严刑逼供,做什么自尽呢?”
  “这才刚审就闹出了人命,谁知道以后会怎么样?”宋氏忧心忡忡,“我现在除了每日里烧香磕头,已经想不出别的法子来了。”
  葛氏私下里瞧了瞧,看没有外人方才说道:“妹子,我今天来是有要紧事跟你说。”
  “什么事?”宋氏见她说得郑重,不由得身子向前倾,急忙询问。
  “先前你哥哥不是去求过王爷吗?王爷说这事极难办,插不进手去。”葛氏低声道,“你也知道咱们这样的身份,求着主子办事儿,只能看主子的恩典。”
  “是啊,那朱辉是个油盐不进的,赶在劲儿上连圣上都敢顶撞。”宋氏叹气,“王爷当然犯不上为着我们家的事给自己找大不痛快。”
  “可如今我告诉你,如今有法子让王爷尽力相帮,可怎么样呢?”葛氏看着宋氏,眼中透出深意。
  “真的吗?嫂嫂?”宋氏激动得一下子抓住了葛氏的手,“快说说是个什么法子?”
  “这法子要成还得靠那一位。”葛氏抬了抬下巴,指向温鸣谦住的泠月阁。
  “靠她?她能有什么法宝?”宋氏愣了。
  “若是真想让你家老爷平安回来,甚至往后高升,就要把温氏所生的儿子舍出去。”葛氏说道,“若你们宫家真能做到这份儿上,往后也不愁富贵更上一层楼。”
  她的话让宋氏听得心痒痒,又说是要把宫长安舍出去,她有什么不愿意的?
  第49章 替身儿
  “好妹子,你别急,听我细细跟你说。”葛氏把话从头说起,“你知道的,赵王和王妃一共两个儿子。大儿子从前年就被皇后收养送去宫中了,如今只有小儿子在跟前。”
  这件事人尽皆知,当今圣上无子,便挑选皇族中聪明俊秀的子弟数人,接入宫中教养。
  目的是什么,虽未明说,众人心里都清楚。
  其中赵王妃本就是皇后的亲妹妹,皇后将她的儿子接进宫收养,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王爷和王妃自然是对小儿子更加疼爱,可是这小世子先天便有些弱,时常肯病。
  王府自然是想尽了法子,求医问卜,无一不到。
  这些年不止一个人说过,这孩子是有佛缘的,须得想法子化解。于是买了替身儿送到庙里,想着这样就会好了。”
  所谓的“有佛缘”,是一种隐晦的说法,实则指一个人命里有说道,或是体弱多病,或是有灾有难,总之是轻易长不大的,唯有出家方可解。
  可这天底下有几个人愿意出家的?尤其是有钱人家的孩子。
  于是便有了“替身儿”一说,也就是寻个人替自己出家,一般人家都是花银子钱买穷人家的孩子送去庙里做和尚或道士,这事情并不鲜见。
  比如宫家大老爷就有替身儿,跟他年纪差不多,已经是庙里的主持了。
  “可是这么多年王府都不知道买了多少个替身儿,小世子依旧病弱。
  前些时候又大病了一场,说起来实在凶险,把王爷和王妃都给吓坏了。”
  “我前些日子也恍惚听说来着,春天容易犯旧疾,可得当心。”宋氏插了一句。
  https:///yanqing/20_b/bjzf2.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oit.html" title="只今"target="_blank">只今